健康養身★愛滋病已成慢性病 治療現曙光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愛滋病如同慢性病,不再是世紀黑死病!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統計1400多名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愛滋感染者,其中有超過百名感染者已服用抗病毒藥劑長達10年以上,只要規則服藥治療及追縱,病人可以回復常規生活,擁有彩色人生。

成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佳雯指出,衛生署自1997年起免費提供愛滋感染者每月約2萬元台幣的高效能抗病毒治療,也就是俗稱雞尾酒療法以及相關醫療費用,臨床證實,可降低感染者死亡率至2%,可有效降低傳染給其他人機會。

李佳雯表示,不少患者感染愛滋病毒後,沒有明顯症狀,直到發病住院時才診斷出感染,但這時幾乎感染肺囊蟲肺炎、肺結核、併發腦膜炎,必須插管治療。

脫離危險期之後,只需回診,持續治療,經過幾個月的休養,大都可以過著和一般人無異的生活。臨床顯示,許多感染者在規則的門診治療及追蹤下,都能繼續工作、求學,追求人生的夢想。

在愛滋病治療上,最近幾年,國際醫界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例如,德國柏林一名男性感染者因罹患白血病接受一位先天具有愛滋免疫力的移植者骨髓移植而治癒愛滋病,這表示愛滋病治療仍有無限可能。

「愛滋病已成慢性疾病!」李佳雯說,目前愛滋病是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所幸,藥物發展進步,治療過程產生的副作用逐漸變小,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規則服藥,持續追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0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低劑量斷層掃描(LDCT)已成肺癌篩檢的主要工具,國內1項研究發現,不吸菸的高危險族群接受LDCT篩檢,檢測率達2.42%,平均每25個高危險族群中,就可篩選出1名肺癌患者,其中94.8%為第1期以內的肺癌。 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發生肺癌新增人數達1萬4,...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小靖(化名)約自2歲時開始出現癲癇症狀,1天發作次數高達20至30次,讓小靖無法像一般孩子正常學習吃飯、走路與說話。去年因流感重症在加護病房安裝葉克膜搶救性命時,卻碰巧發現癲癇病因;透過對症下藥,近期小靖的癲癇不但獲得控制,也終於能夠慢慢跟上幼兒的學習發展,並恢復正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近年來,運動風氣越來越盛,少部分女生穿著緊身運動衣褲去運動,但因為小陰唇較為肥厚,導致經常「卡陰」,不僅覺得不舒服,且重點部位形狀明顯,必須常常調整底褲,場面有些尷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廖力穎表示,2片小陰唇位於陰道口,像個遮簾保護女性尿道口及陰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炎熱的高溫讓人難以忍受,許多人會喜歡飲用冰涼啤酒來消暑,1杯接著1杯呼嚕呼嚕喝下肚,一不小心啤酒就很容易喝過量。再加上,喝啤酒同時習慣會在搭配上燒烤、鹽酥雞或其它重口味的下酒菜,吃下肚的熱量可就不只有啤酒包裝上的標示,還有增加肥胖的機率。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