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消化性潰瘍 飲食調整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消化性潰瘍主要是因胃、十二指腸等組織黏膜,受到胃酸分泌、幽門桿菌感染等因素造成潰瘍,發生在胃部稱為胃潰瘍,在十二指腸則稱為十二指腸潰瘍;台南新樓醫院外科醫師李兆人指出,現代人發生潰瘍的比例有明顯增加趨勢,尤其又以胃潰瘍最為常見。

消化性潰瘍患者會出現像上腹部疼痛、心口灼熱等症狀,有時還會有嘔吐、噁心、腹脹等;李兆人醫師表示,胃潰瘍患者,通常用餐後30分鐘至3小時間會出現上腹部疼痛,若為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則在空腹時就出現腹痛現象。

醫師李兆人進一步說明,要改善潰瘍問題,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心情等,重要是三餐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且減少攝取咖啡、濃茶或具刺激性食物,才能有效避免症狀加劇。

治療上,醫師多會採以抗生素、制酸劑等方式,有效紓緩症狀;李兆人提醒,通常接受治療後,都能逐漸獲得好轉,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降低誘發併發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85

相關推薦

【常搓揉 可防衰老】 1、搓腹部,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2、搓額頭,清醒大腦延緩皺紋 3、搓足底,提高免疫抗病力 4、手掌背對搓,促進全身興奮 5、食指搓鼻樑兩側,防止感冒和鼻炎 6、手掌搓耳,增強聽力,促進健康 7、搓兩肋間胸腺,安撫心臟 8、手掌搓腰部,補腎壯陽 ...

閱讀詳情 »

“三多”即3個多吃 1、多吃各種瓜。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還可以醒酒、減肥;苦瓜含有獨特的苦瓜甙,暑天食後可袪暑清心,對胃病、濕熱痢疾、嘔吐腹瀉及尿血等症有較好的效果;黃瓜的細纖維素對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出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夏季蔬菜除南瓜、金瓜屬溫...

閱讀詳情 »

不論是因為宗教、環保、健康等因素而茹素都可以看出現今吃素的風氣已經愈來愈興盛,素食主義者在無形中似乎成為追求健康的一種代名詞,不過究竟國人吃素的風氣如何?及是否相信吃素對於健康比較好?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http://www.pollster.com.tw/)針對此問題首先進行「請問...

閱讀詳情 »

太晚進食除了使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外,吃下的食物因為長時間停滯在胃中造成胃液大量分泌,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抵抗力減弱等問題,不吃宵夜或少吃宵夜因而是保健腸胃的主要方法之一,不過有多少國人能夠抵擋消夜的誘惑?及國人大多選擇何種類型的宵夜?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