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小靖(化名)約自2歲時開始出現癲癇症狀,1天發作次數高達20至30次,讓小靖無法像一般孩子正常學習吃飯、走路與說話。去年因流感重症在加護病房安裝葉克膜搶救性命時,卻碰巧發現癲癇病因;透過對症下藥,近期小靖的癲癇不但獲得控制,也終於能夠慢慢跟上幼兒的學習發展,並恢復正常生活。


約4分之3的癲癇病人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但小靖屬於「頑固型癲癇」,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多數時間都臥病在床。直到去年小靖在加護病房病況危急時,持續安裝葉克膜1星期才得以維護生命存續,沒想到出院後癲癇不再發作,直到3個月後才又再次復發。


經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神經醫師科許庭榕確認,誘發小靖癲癇的病因來自「自體免疫腦炎」,亦即自體免疫抗體攻擊大腦,讓病人產生癲癇、焦躁、患聽、幻覺、記憶與認知功能衰退等症狀,而小靖的發作頻率是以1日多次來表現。


許庭榕表示,自體免疫腦炎不算罕病,但成因不明加上病程複雜,非常不容易診斷。小靖因為安裝葉克膜施行血漿置換術,使癲癇症狀消失,才讓自體免疫腦炎的病因浮現。由於自體免疫腦炎通常伴隨身體腫瘤發生,小靖在接受「正子斷層掃描」確認沒有其他腫瘤後,隨即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目前復原狀況良好,癲癇症狀受到控制,而且開始會認人,也不再總是臥床。


癲癇來自腦神經細胞不正常的放電所致,癲癇不僅種類很多,症狀也包羅萬象,因此診斷上很仰賴照顧者對病人發病時的觀察,建議可以提供錄影協助醫師進行診斷。


臨床上,目前也有許多檢查有助於癲癇診斷,包含腦波檢查、腦部磁振造影、血液檢查、核子醫學檢查等。其中,核子醫學的「正子斷層掃描」已可協助定位頑固型癲癇病人的癲癇種類,或是了解病人大腦功能障礙的部位。除了藥物治療,部分癲癇病人也可透過手術治癒,建議與小兒神經科醫師詳細討論後,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植牙前審慎評估不貪快 美好人生「植」得更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工作奔波忙碌,在快節奏的步調下,很多人成了三餐老是外食的「老外」。根據國民健康署健康調查,上班族在蔬菜、水果與奶類普遍攝取不足,成大醫院營養部李蕙馨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善透過6項簡易的七字口訣,來掌握均衡飲食的基本原則。「3蔬2果」難達標 七字訣教你聰明吃 根據國健署「...

閱讀詳情 »

追求完美「事業線」女性們又有新的選擇!今年3月,衛福部通過經認證的Motiva波力媚(俗稱魔滴)隆乳新材質,不但外表質地仿真更加自然,術後不需按摩,恢復期短,滿意度也大為提高。 悠美診所整形外科醫師傅如鵬表示,隆乳材質日益創新,從早期的鹽水袋隆乳、圓盤果凍矽膠隆乳、水滴型果凍矽膠隆乳、自體脂肪豐胸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電影中,太空艙穿過大氣層時劇烈震動,太空人因返回地球時受引力影響,血壓過低而昏厥!美國心臟協會《循環》期刊一篇研究指出,若太空人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並在返航時接受食鹽水靜脈注射,可降低因低血壓昏厥的風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Benjamin Levine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初期我探究癌症的基因,卻漸感沒意思,因為無法幫助患者,轉而研究治療癌症的方法。」高齡82歲的臺大醫學院病理學科所名譽教授林欽塘談起研究轉折,仍神采奕奕、思慮清晰地表示,為避免化療藥物副作用,他的團隊利用一種微脂體(liposome)來攜帶藥物,並接上特殊胜肽,能夠專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