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小靖(化名)約自2歲時開始出現癲癇症狀,1天發作次數高達20至30次,讓小靖無法像一般孩子正常學習吃飯、走路與說話。去年因流感重症在加護病房安裝葉克膜搶救性命時,卻碰巧發現癲癇病因;透過對症下藥,近期小靖的癲癇不但獲得控制,也終於能夠慢慢跟上幼兒的學習發展,並恢復正常生活。


約4分之3的癲癇病人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但小靖屬於「頑固型癲癇」,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多數時間都臥病在床。直到去年小靖在加護病房病況危急時,持續安裝葉克膜1星期才得以維護生命存續,沒想到出院後癲癇不再發作,直到3個月後才又再次復發。


經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神經醫師科許庭榕確認,誘發小靖癲癇的病因來自「自體免疫腦炎」,亦即自體免疫抗體攻擊大腦,讓病人產生癲癇、焦躁、患聽、幻覺、記憶與認知功能衰退等症狀,而小靖的發作頻率是以1日多次來表現。


許庭榕表示,自體免疫腦炎不算罕病,但成因不明加上病程複雜,非常不容易診斷。小靖因為安裝葉克膜施行血漿置換術,使癲癇症狀消失,才讓自體免疫腦炎的病因浮現。由於自體免疫腦炎通常伴隨身體腫瘤發生,小靖在接受「正子斷層掃描」確認沒有其他腫瘤後,隨即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目前復原狀況良好,癲癇症狀受到控制,而且開始會認人,也不再總是臥床。


癲癇來自腦神經細胞不正常的放電所致,癲癇不僅種類很多,症狀也包羅萬象,因此診斷上很仰賴照顧者對病人發病時的觀察,建議可以提供錄影協助醫師進行診斷。


臨床上,目前也有許多檢查有助於癲癇診斷,包含腦波檢查、腦部磁振造影、血液檢查、核子醫學檢查等。其中,核子醫學的「正子斷層掃描」已可協助定位頑固型癲癇病人的癲癇種類,或是了解病人大腦功能障礙的部位。除了藥物治療,部分癲癇病人也可透過手術治癒,建議與小兒神經科醫師詳細討論後,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植牙前審慎評估不貪快 美好人生「植」得更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前藝人李明依驚傳罹患甲狀腺癌,已經由手術治療返家休養,日前她在媒體受訪時透露早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但不以為意,所幸今年有為自己安排健檢,經過檢查發現結節有異狀,後續接受病理檢查確認為惡性。 資深藝人寶媽在去年底自己的臉書上自曝,2004年也曾罹患甲狀腺癌,也是因透過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台灣的防疫表現備受國際肯定。不過,除了政府在許多方面積極超前部署之外,民眾良好社交距離、群聚時戴上口罩、社交距離、洗手都是非常尋常與有效的防疫方式。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研究團隊分析21個國家在今(10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6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接受心血管手術,美國CNN報導 ,他在手術後處於嚴重危險中。消息人士指出,金正恩自去年8月起,心血管就出現問題,原因是吸菸、肥胖及過勞等因素,以致健康每況愈下。 金正恩身體狀況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是否病危,眾說紛紜。不過,菸癮大、體重過重、工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防部敦睦艦隊再現確診個案(第426例),目前身上同時具有病毒與抗體,實際原因仍有待調查,專家推斷個案病毒散布能力低。另外,雖然實名制口罩3.0啟動,防疫單位強調國內口罩足夠,但仍傳出醫院醫療人員口罩缺乏的聲音,尤其N9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醫院,當用則用,保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