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功打造防癌力,調好體質不生病!-內容連載

1-1

飲食習慣,決定你的防癌力

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200萬個癌症新病例發生,其中30%~40%可靠飲食、運動及維持適當體重來預防。搞清楚哪些食物有致癌危機,就不怕大啖美食之際,也將癌症吃進肚!

 

癌症自1982年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以後,衛生署每年定期發布癌症相關新聞,最新2012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數據顯示,當年度癌症患者新增9萬6694 人,平均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連續7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其餘依序為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此外, 女性罹癌新增幅度明顯高於男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仍為乳癌,其次是大腸癌、肺癌。

 

遠離癌症

飲食控制,不容小覷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不良習慣,占癌症死因的30%,與六成國人罹患的癌症有關,包含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等。

 

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暨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翁孟仕均強調,癌症很難歸因單一原因,會受遺傳、病毒、輻射線、化學物質等因素的刺激,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但他們均認為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是形成癌症的關鍵因素。其中「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直接與「少吃蔬果,過度攝取高油、高鹽、高糖的不良飲食習慣相關」,「肝癌」也跟過量飲酒、脂肪肝、吃到被黃麴毒素汙染的食物有關。

 

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200萬個癌症新病例發生,但60~70%可以預防,在癌細胞尚未發生病變前就獲得控制,甚至使其凋亡,而其中30~40%可靠飲食調整、運動及維持適當體重預防,30%可從戒菸及避免二手菸害著手。

 

「癌症預防要靠自己,不能只靠早期篩檢」,身為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的賴基銘醫師強調,每天「579份蔬果飲食」(依不同年齡及性別調整蔬果攝取量,學齡前兒童:蔬菜3份+水果2份=總量5份;小學學童及女性:蔬菜4份+水果3份=總量7份;男性:蔬菜5份+水果4份=總量9份)及永遠不吸菸,是最簡單易行的方式。

 

想防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侯雅苓營養師提醒,每天要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適量補充抗氧化營養素,以降低細胞氧化速度;此外,還需適時運動及休閒,舒緩生活壓力。

 

當心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

增加罹癌機率

 

飲食習慣看似簡單,但牽涉到地區、性別及文化,衍生出的罹癌機率亦會有很大不同,很多國外研究報告,揭露了不同的飲食習慣對癌症的影響,這些觀點是否正確,或只是實驗室論點?不妨聽聽腫瘤醫師、營養科學系教授及營養師的看法。

 

■吃紅肉,腸癌機率高35%?

 

歐洲研究:每天吃紅肉160克,腸癌機率高35%;美國研究:每日吃紅肉,死亡率增三成。

 

正解》每天吃紅肉,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很高,但死亡率還需更多證據。

翁孟仕助理教授說明,牛、羊等紅肉的飽和脂肪酸比魚、雞等白肉為高,脂肪過多會使較多膽酸進入腸道,再與腸道細菌作用退化為次級性的膽酸,有可能成為大腸中的致癌物。另一理論是紅肉含鐵量高,人體攝取過多時會產生自由基,或攻擊正常細胞,加速細胞質變。

 

飲食建議》賴基銘醫師及侯雅苓營養師說:很多人喜歡吃燒烤的紅肉,1份肉類的份量約30~35公克,160公克相當於4~5份肉,對健康成人而言,尚在標準建議量內。建議「在吃燒烤肉類之前,先吃蔬菜水果,」由於蔬果多含抗氧化物,能降低對胃細胞的影響,可事先保護胃壁;而增加纖維攝取量,提高飽足感,也能減少紅肉攝取量。

 

■吃炸烤肉品,罹癌機率增2.5倍?

 

美國德州大學一項長期研究指出,食用大量肉品,尤其是過度烹調的紅肉,會增加罹患膀胱癌的機率。

 

正解》的確如此。

很多研究均指出肉品經過煎炸、炭火燒烤到微焦時,會形成雜環胺(HCAs)及多環芳香氫有機化合物,會讓罹患癌症的機率增加超過2.5倍。

 

飲食建議》賴基銘醫師及侯雅苓營養師提醒,「可用錫箔紙包好再烤,或直接放進烤箱烹調,能避免燒烤時產生的油煙」。烤好的肉,可立即淋上檸檬汁降低烤肉的溫度;或者改變烹調方式,用低溫乾煎、燉煮方式處理。

 

■培根、火腿、麵包添加無機磷酸鹽,會致癌?

 

南韓科學家用添加無機磷酸鹽的肉類給白老鼠吃,結果白老鼠得到腸癌的機率大增,所以呼籲政府注意研究磷酸鹽對身體的危害。

 

正解》不建議從加工肉品中取得磷。

翁孟仕助理教授指出,此一系列研究是利用基因轉殖小鼠所作的研究。早在2008年,此一研究團隊就指出過量攝取無機磷酸鹽,會干擾年輕小鼠的正常生長,因此推測可能導致肝癌。而他們2009年的研究也指出,過量攝取無機磷酸鹽會使肺癌的發生率增加。不過,2010年最新刊登在Nutrition and Cancer的研究則提醒,在基因轉殖鼠中,餵食比正常飼料還少量的無機磷酸鹽後,基因轉殖鼠的肺癌罹患率反而比餵食正常飼料之基因轉殖小鼠還要高。綜合這些研究,作者指出對於肺癌患者而言,適量攝取磷的來源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飲食建議》適量攝取磷相當重要,但磷的來源很多,像天然食物中的魚、肉、蛋、牛奶、乳酪和硬殼果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都含有磷,不建議從加工肉品中取得。賴基銘醫師及侯雅苓營養師表示,少吃加工肉品,每天多吃抗氧化物質含量豐富的天然蔬果,才是較佳的飲食法則。

 

燒肉配上養樂多罹癌機率增?

 

正解》對,建議錯開時間食用。

 

侯雅苓營養師表示,通常燻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會添加磷酸鹽、硝酸鹽來防腐,這類防腐劑會在酸性環境中產生作用,養樂多是一種發酵物,其酸性物質會誘發磷酸鹽、硝酸鹽產生二級反應。建議間隔1小時以上再食用,以降低酸性物質的產生,避免磷酸鹽、硝酸鹽作用。……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孕媽對寶寶健康好焦慮!根據國內外研究發現,DHA對於人類大腦、視覺神經可產生提升作用,所以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吃魚油的比例逐年上升。特別近年醫學發現,許多產後憂鬱症病人,若能在懷孕期適當補充DHA魚油,不僅可以緩衝孕婦情緒問題,更有助於寶寶大腦及思考更健全發展,以致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不少準媽咪擔心傳統剖腹產引發沾黏,使得近幾年來標榜「痛痛走開」當天能下床、可避免後術沾黏問題的腹膜外生產,又大為風行,以致不少準媽媽們趨之若鶩;不過,國內資深婦產科醫師提醒,腹膜外生產技術特別考驗醫師經驗和純熟度,若下刀些微偏差,仍有產婦腹膜破裂、大出血以及膀胱損傷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年長者常見的癌症。由於攝護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期,甚至後期癌症骨轉移的程度。這時不但伴隨劇痛,更容易因骨質疏鬆增加骨折及相關骨不良事件風險,讓高齡患者在罹患癌症的打擊下雪上加霜。腫瘤特性 攝護腺癌骨轉移機率高攝護腺癌的腫瘤特性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源自北歐 在台推廣21年定向越野運動源自北歐國家,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國際性運動競賽,國內推廣迄今也有21年的時間。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於上周六在台北市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定向越野體體驗營」活動,吸引60位民眾參加,年紀最小僅10歲,每位體驗者都在60分鐘內,成功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