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口語肢體表達比人差...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口語肢體表達比人差...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4歲的潘小弟弟在2歲時常出現無意義且重複的行為,經醫師診斷為自閉症。接受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後,潘小弟弟的情緒行為及溝通能力明顯改善。一般而言,若發現孩童有自閉症的症狀時,家長應盡早尋求早期療育團隊的協助,針對孩子主要問題接受各專業的評估,不但能幫助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狀況,也可藉此引導孩子產生較適切合宜的行為。

遺傳、懷孕期受感染、腦部損傷都是可能原因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張志龍表示,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障礙,這類孩童在大腦的接收、組織及計畫過程與一般發展的孩童不同,使得自閉症孩童對於事情反應會有所不同,也因為自閉症孩童彼此間的差異性大。造成自閉症的原因不明,遺傳因素、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及腦部損傷都可能是主要或間接原因。

依105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台灣自閉症人口為13476人,盛行率為1/2000,都市比率較鄉村高,並有逐年增長的情形。多數自閉症孩童在3歲前,通常1~2歲時就會表現出社會溝通與互動障礙。

可能會出現無意義的重複行為、思考模式

由於自閉症孩子對口語、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等表達與理解能力不佳,部份自閉症孩童甚至會出現無意義的重覆行為,或固定的思考及行為模式,若不服從他的意思就會出現情緒問題。因此常會發現自閉症孩童易有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學習障礙及人際互動不佳的情形。

利用感覺統合打開身心靈

職能治療師常使用感覺統合治療、遊戲治療及行為分析來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以改善自閉症孩童不適切的情緒反應、人際應對溝通。學者何美慧教授於「溫柔引領泛自閉症學生」一書中指出,自閉症孩童有一個不同於一般人的感覺世界。感覺統合治療,強調適當的提供前庭覺、本體覺及觸覺刺激,以促進中樞神經的組織與整合的特性,可適切改善自閉症孩童的感知覺特質。

張志龍職能治療師表示,若發現孩子疑似出現自閉症情形時,建議需早期發現並早期進行治療,並在專業人員、老師及家長的合作下,協助自閉症孩童逐漸融入社交並適應日常生活與環境。(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皆自菲律賓入境。3例境外移入 皆自菲律賓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768為菲律賓籍40多歲男性移工,12月7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12月20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因為無法趕在五點前下班,珮君都必須拜託阿公去幫忙接孩子放學,為了讓孩子聽話順利回家,阿公總是會買小零食、小點心來哄騙小孩,即使千交代萬拜託只能買牛奶、優酪乳、優格,千萬不要買糖果、巧克力,下班到家總是會看到驚喜。阿公總是兩手一攤,「他要買這個我有什麼辦法?」面對剛上幼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侯佩岑21日凌晨在IG貼了1張照片,是她躺在病床上打點滴,神情看起來有些憔悴,原來她因為急性過敏導致呼吸困難,緊急到仁愛醫院急診就醫,文中除了感謝辛苦的醫護人員,也向粉絲報平安「現在沒事了」。 侯佩岑曾有「台灣第一美女主播」之稱,20日是她42歲生日,這1個星期來,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