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指劇痛險截肢 竟是周邊動脈阻塞引起

手指劇痛險截肢 竟是周邊動脈阻塞引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66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也有菸癮問題,某次出現右手無名指疼痛現象,且嚴重至無法活動,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因右手無名指組織情況並不樂觀,恐怕必須面臨截肢;斗六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胡祐寧指出,不過進一步觸診後發現患者右手無名指冰冷,但尺動脈與橈動脈的脈動則正常,經由控制血糖、戒菸後且配合藥物治療,所幸已無大礙。

未做好控制血糖工作 易引發動脈硬化問題

這名患者雖定時去診所拿藥控制血糖,但卻未完全依照醫師囑咐,當身體的動脈隨著年紀、血壓或糖尿病等影響,長期下來可會發生動脈硬化以及阻塞等問題;胡祐寧說,動脈一旦阻塞可能就會因缺血造成壞死,萬一發生在冠狀動脈,則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等問題。

發生在下肢 恐導致間歇性跛行症狀

胡祐寧進一步說明,包括65歲以上的中年人就屬於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尤其若平時又有菸癮,甚至三高等病史,就會埋下致病的危險因子,臨床上,就常有患者因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在下肢,導致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另外也曾有患者因慢性傷口或肢體末端不明原因疼痛等問題出現。

良好生活作息 遠離動脈硬化

出現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最重要就是要經由專業醫師的評估,依照患者病症給予適合的藥物治療,甚至是導管手術等;胡祐寧呼籲,平時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外,也應適時運動,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應嚴格控管血糖,才能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桃園機場傳出「Omicron」群聚感染,而確診者「案17239」曾前往金嗓歌友會的麻將間等場域,全桃園皆繃緊神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說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已坐鎮前進指揮所,未來將落實:防疫車輛每3天就要執行1次PCR,以及將機場員工、曾前往歌友會打麻...

閱讀詳情 »

  在這兩年疫情之下,台灣催生出爬山風及戶外運動風,在運動的同時許多人發現自己的關節出現疼痛感,因此葡萄糖胺等保護關節的營養素越來越受到大家關注。 根據食藥署解釋,葡萄糖胺是軟骨及關節液的主成分之一,人體可自行生產,不過生產速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趨緩。 那葡萄糖胺分哪幾類?其身體利用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7歲簡先生身材高瘦,旁人總羨煞吃不胖體質,但他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赴醫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自發性氣胸。自發性氣胸 多屬高瘦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逸安表示,氣胸成因為肺臟的肺泡破裂,使空氣透過破口進入肋膜腔內,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每1千人中就有5人患有乾癬,目前國內患者約10萬多位,乾癬俗稱「牛皮癬」、「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的免疫疾病,因乾癬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誘發持續的發炎反應,所以不只是侷限在皮膚上,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影響,是全身性的疾病,而乾癬的皮膚症狀是來自慢性發炎所引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