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腕刺痛痠麻 原來是腕隧道症候群造成

手腕刺痛痠麻 原來是腕隧道症候群造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女性,因工作擔任會計必須整天使用電腦,最近一年卻發現自己右手出現麻痛等現象,甚至晚上睡覺時也會常常被痛醒,就連平時上班騎機車都受到影響,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因職業造成的腕隧道症候群。

當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時,就會出現麻木、刺痛或是灼熱等症狀,就稱為腕隧道症候群;外科醫師劉育志指出,包括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等都屬於正中神經分布範圍,若是指頭出現刺痛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使手部肌肉萎縮。

外科醫師劉育志進一步說明,通常在半夜或剛睡醒時,症狀最為明顯,必須活動手腕才能逐漸舒緩,治療上,可透過藥物以及改變工作習慣,並可戴護具固定,減少造成手腕壓力,幫助改善症狀,但若仍無效,則建議以手術治療。

像是裁縫師、駕駛、音樂家、打字員、家庭主婦等,都屬於腕隧道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平時除了多留意手腕姿勢,也可戴護具保護手腕;劉育志提醒,若發現手腕出現任何異狀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9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自從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新聞,莫過於「疫苗」話題,從一開始國內採購不利,後來國際間日本、美國紛紛展現真友誼,接連捐贈疫苗給台灣,到最近郭董、台積電、慈濟的疫苗採購專案傳來好消息,國人對於疫苗短缺的恐慌,才得以安心。 「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 施打順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與全世界仍面臨新冠肺炎嚴峻的挑戰,在尚未找到有效並可廣泛運用於所有人的療法下,目前大多只能透過症狀與支持性療法等待病患自己好轉,因而有些人開始轉而尋求中醫的輔助治療。「疫病」流行期間 中藥材新解方新冠病毒屬中醫「疫病」的範疇,自古以來,中醫在面對疫病的治療上已累積了豐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對於身體活動量不足且體能差的長者除醫學診斷上應注意的身體活動禁忌外,以增加日常性活動為優先,像是練習從坐姿到站姿所需的肌力及移動時所需的平衡力,以減少身體活動時可能發生跌倒的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本充滿彈性的血管,可以擔負心臟跳動的血液衝擊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血管漸漸不具彈性、越來越硬,血液衝擊力忍受力也隨之降低,慢慢的血管可能會出現致命血管瘤,腎臟與腦部等器官也會受損傷,心臟有肥大等跡象以致健康開始惡化;雖然血管硬化與老化密不可分,但減少接觸不良物質與改善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