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靶不戴耳塞 耳膜穿孔損聽力

打靶不戴耳塞 耳膜穿孔損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20歲剛入伍的阿兵哥,某日在打靶訓練時,部隊長官交代戴上耳塞保護耳朵,可是這位阿兵哥卻覺得戴耳塞會影響打靶帥氣的表現因而不戴。不料當天晚上,持續感覺左耳耳鳴,又過了三天,耳鳴因仍繼續存在,轉診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發現左耳膜有一個小穿孔,聽力檢查則有左耳高頻音喪失。接受類固醇及促進血液循環劑的治療後,聽力在第三天後恢復正常,耳鳴則在兩周後漸漸消失,左耳膜的小穿孔也在兩周以後自行癒合。

大多3個月內可改善

吳姓阿兵哥會突然有耳鳴的現象,是因為內耳結構中負責傳導並感受聲波的耳蝸受損,由於受到巨大音量損傷後無法傳遞聲波訊號給大腦神經而導致耳鳴,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超嵐表示,多數情況於3個月內可改善。

日常生活聽力保健

聽覺是我們跟外界溝通的另一扇窗,跟眼睛一樣重要,許超嵐醫師提供3點日常生活建議,以做好聽力保健。

1.遠離生活中噪音

像是身旁的狗狗連續吠叫聲已達90分貝,這樣的環境下,最多只能待8小時,而且每增加5分貝,暴露時間應該減半,否則就有「噪音性聽損」的危機。所以,在95分貝的環境下時,最多只能待4小時;捷運過站的噪音量更達100分貝,則只能待2小時。若是不得已在這類環境下工作,應配戴耳塞及耳罩,以減少聽性創傷發生。

2.使用耳機注意音量、時間

有習慣使用耳機的民眾,最好將音量固定在舒適音量內(建議是在最大音量的一半以內),也不要使用耳機超過1小時,每30分鐘應休息5~10分鐘,以免對聽覺造成傷害。

3.注意危險耳鳴

在安靜環境下才聽到的耳鳴是生理性耳鳴,通常並不會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常見耳鳴原因多是聽力退化,尤其是在老人家身上。不過,別以為耳鳴是老人家專利,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諸如中耳炎、耳垢栓塞,或是耳內異物等都是耳鳴的原因。若耳鳴在短時間內越來越大聲,加上只有單側耳鳴,若是合併有眩暈、聽力減退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了!很可能是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突發性耳聾的症狀,要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本土與死亡個案沒有新增,境外移入上升4人都是突破性感染,Ct值高於30病毒量低;另統計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狀況,施打輝瑞BNT疫苗者人數最多;同時再確認3例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 ▲10月15日新冠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2021即將進入尾聲、疫情也漸獲得控制,辛苦快要一整年的時間,來趟旅行充電一下,是個不錯的選擇。無論是說走就走的輕旅行,或是溫馨的家庭出遊,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拎起背包,到各縣市晃晃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全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4)日晚間宣布,第11期疫苗預約再度「限時」加開,今(15)日10時開始,限時8小時內完成預約。針對不斷無預警加開,民眾發現多數醫療院所已額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如約不到,第12期還是可以預約。 莊人祥表示,每期疫苗預約大多僅有8成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台北市傳出民眾打到過期疫苗,市政府調查澄清是疫苗批號誤植,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截至目前發現有3間醫療院所有類似狀況,建議要有防呆機制;另外12歲孩童在診所接種疫苗,因符合資格預約完成,因此不需要家長同意書。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得知因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