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團購賣到翻的「洪瑞珍三明治」,卻在香港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夏季炎熱,三明治這類鮮食保鮮不易,還是自己現做最新鮮。做三明治雖然簡單,但放食材的順序跟方向可也有學問,把握5個小秘訣,教你做出比人氣三明治更美、更好吃的私房三明治。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三明治需注意保鮮

標榜「傳承一甲子的香醇風味」的「洪瑞珍」,以美味的三明治成為高人氣烘焙店,不僅形成團購熱潮,也是香港等地遊客來台必買的伴手禮。但據香港媒體報導,十多名港人吃了台灣人氣美食「洪瑞珍」販售的三明治後,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不過,衛福部調查,台灣近日並無消費者因食用「洪瑞珍三明治」而身體不適,是否為香港店家或消費者購買後未妥善保存而造成,尚待調查釐清。

 

「洪瑞珍」北斗店表示,該店販售的三明治在攝氏25下可保鮮12小時,冷藏可保存3天,從冰箱取出後,需在3小時內吃完,不僅風味最佳,也可避免變質。

 



►看更多:春日小旅行,我的野餐最搭食材 







《三明治的組裝方式》


三明治的組裝由食材的鋪排順序、挾入方式與切法決定。而且食用的方便性與品嘗的方式也會隨著組裝方式而改變。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吐司三明治於基本組裝之際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食材鋪排順序》


蔬菜與醬汁的處理是鋪排時的重點,尤其水份較多的番茄或醬汁的位置,更是左右著三明治的完成度。接下來讓我們以BLT為例,講解食材的鋪排順序。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NG! POINT A)吐司+番茄

將番茄直接鋪在吐司表面,吐司會因吸收了番茄的水分而變得軟爛。




●改善POINT!=>別讓番茄與吐司直接接觸


在吐司表面抹上奶油,就能避免番茄的水分滲入吐司。


不過還是建議讓番茄與吐司隔遠一點。



 


NG! POINT B)吐司+生菜


番茄與生菜都是未經調味的食材,會導致味道變得模糊。


 


●改善POINT!=>在番茄與生菜之間挾入醬料


番茄與生菜都淋上醬料後,食材的原味也將更為鮮明,而且醬料也將成為番茄與生菜的黏著劑,讓這兩種食材的味道更為安定。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NG! POINT C)醬料+吐司

醬料的水分一滲入吐司,吐司就會變得糊糊的。


 


●改善POINT!=>別讓醬料與吐司直接接觸。


將奶油抹在吐司表面,某種程度就能避免醬料的水份滲入吐司。


不過與A問題相同的是,即便抹了奶油,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水分滲入吐司,基本上還是建議別讓醬料與吐司直接接觸。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OK! POINT

●在吐司表面抹上奶油。


●水分較多的蔬菜或醬料不與吐司直接接觸。


●醬料最好位於未經調味的蔬菜之間。


●醬料也可當成黏著劑使用。



《下刀方向》


食材的排列方式與下刀方向會使剖面大有不同,此時先想像一下完成品的模樣可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各種組裝方式都能應用這裡講解的內容,但接下來還是以最淺顯易懂的小黃瓜切片來示範下刀方向是如何決定三明治的完成度。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角型吐司的情況》

NG:順著小黃瓜的方向切,剖面就變得一片平坦,毫無份量感可言。

OK:與小黃瓜的方向呈直角下刀,就能看到深綠色的外皮與淡綠色的內裡,這種濃淡形成的對比十分美麗,也能突顯小黃瓜的份量。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山型吐司的情況》

NG:若是順著小黃瓜的方向切,結果就與角型吐司相同,而且還會過度強調山型吐司的長邊,陷入過於單調的印象。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上)OK:若與小黃瓜的方向呈直角下刀,就能得到與角型吐司同樣的結果,綠色的對比與份量感都能一併呈現。請各位調整小黃瓜切片的厚度與用量,試著找出吐司與小黃瓜之間的理想比例。



(下)OK:雖然排列的方式與左上角相同,但稍微改變下刀方向,就能創造更為簡潔美麗的剖面形狀。
把握6個小秘訣,人氣三明治自己也能做!
《閱讀推薦》


史上最強!世界級三明治組成細節究極公開


7個國家、2大區域、25種菜單,143款食譜…


從麵包挑選、切法,到食材醬料搭配、鋪排層疊


關於三明治的所有美味秘訣與文化就看這一本!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院內感染再傳壞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新增1例確診個案,為第34例「同病房不同病室(即同一樓層相鄰的不同房間)」已出院病人的陪病家屬、50多歲女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判斷是第34例的衍生病例。 指揮中心表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去年4月開放癌症免疫新藥適用8癌別、11種適應症的病人,救命效果究竟如何?健保署今(3)日公布最新治療成果數字,總體反應率僅約2成4,針對這批治療有效者,健保決定放寬多給付1年的藥費,以達到「永久有效」。另外,胃癌、肝癌的免疫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患者有好消息!健保署今(3)日宣布,經「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把治療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3代標靶新藥納入健保,目前健保已經與藥廠議價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只要藥費支出能壓在1年2億內,最快...

閱讀詳情 »

▲(照/振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水準又破世界紀錄!107歲的陳爺爺5年前因主動脈瓣問題,接受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手術成功後,迄今已打破過去全世界醫學報導仍健在、最高齡接受過TAVI手術的104歲人瑞紀錄。替他執刀的振興醫院表示,該院經驗即便是極困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