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捕蚊裝置距地面50公分 滅蚊最有效

捕蚊裝置距地面50公分 滅蚊最有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夏日是蚊子最活躍的季節,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流行風險增加,防蚊滅蚊最有效的方法是澈底清除孳生源,瞭解正確的防蚊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動手清除孳生源,才能遠離蚊蟲騷擾和疾病威脅。

流行季時白天就要做好防蚊措施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杜武俊表示,不同蚊子的吸血時段並不一樣,斑蚊以白天為主,家蚊是在夜間,叢蚊則在傍晚,所以要預防感染登革熱,流行季到流行地區活動時,在白天就需要特別注意做好防蚊措施。

遇積水要立即清理 盆栽可利用海綿阻隔產卵

蚊蟲喜歡棲息的場所,戶外以草叢、灌木叢、雜物背面為主,戶內則是在陰暗角落、家具下方或背面、窗簾布幔後、地下室。由於蚊蟲吸血後需要找尋水源產卵,幼蟲(孑孓)和蛹也都在水中活動,因此屋內或社區中要避免蚊子孳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能製造積水環境,遇有積水亦應立即倒掉、清理;大樓地下室的汙水池、化糞池等亦應善加管理才能避免孳生蚊蟲。

此外,居家防蚊除了裝設紗門、紗窗、門縫檔板阻隔蚊蟲飛進室內,室內盆栽可以利用海綿、紗網、吸水性材質置於盆底以阻隔蚊子產卵,在蚊子偏好的棲息地點也可以放置捕蚊裝置誘捕蚊蟲。

距地面50公分 捕蚊更有效

杜武俊教授特別提到,大多民眾均認為捕蚊裝置應放在地面或室內角落,但依據實驗結果,在社區分別以地面、距離地面50公分、100公分及150公分等不同高度放置誘卵桶,結果陽性率分別是24%、35%、29%、20%,陽性率最高的是距地面50公分的誘卵桶,因此捕蚊裝置可以運用環境特性選擇適當位置和高度擺放,以期發揮最大的捕蚊效果。

近期我國登革熱本土疑似病例通報數呈上升趨勢;今年迄今累計86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去年累計380例本土病例,363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強調,民眾務必要經常巡視家戶內外的環境並主動做好管理清潔,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1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平常有喝蠻牛、老虎牙子、紅牛等機能性飲料的習慣嗎?《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一項新研究,飲用機能性飲料可能會提高青壯年人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研究員安娜的研究團隊發現,年輕人只要喝下16盎司(約453毫升)的機能性飲料,30分鐘內血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般接受居家照顧服務員服務的個案,多屬行動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身心障礙者或獨居老人;往往此類病人,因疾病、年紀等因素,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機率高,但不正確使用的風險也較高。 有鑑於此,彰基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與切膚之愛基金會合作,培訓居家照顧服務員正確使用安眠藥觀念,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近年來因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許多民眾接受了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大便潛血陽性,大多數民眾會接著接受大腸鏡檢。可是除了一般常見的息肉以及腺癌之外,一小部份的人得到了類癌(或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常提出的疑問是,類癌是什麼? 那是癌症嗎?會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癌症的高死亡率,一直是國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尤其在手術切除、化療,甚至是標靶藥物皆無效而癌症復發的時候,幾乎等於宣判死刑。近年來,基因檢測的蓬勃發展,漸漸揭開治療無效的神祕面紗。其實,腫瘤存在著高度遺傳變異性,這是過往治療的瓶頸,有鑑於此,臺北榮總癌症研究團隊與廠商共同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