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三要訣 遠離熱傷害

掌握三要訣 遠離熱傷害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天氣屢飆高溫,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熱傷害等中暑現象,因此出門時除了做好防護措施,最重要要記得隨時補充水分;基隆衛生局指出,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就是保持涼爽、補充水分以及提高警覺,牢記要訣,多點注意,就能有效避免造成熱傷害。

所謂的保持涼爽,就是平時應穿著輕便、淺色、寬鬆且透氣為主的衣服,且避免日照最大的時候出門,盡可能待在室內涼爽或通風的地方;衛生局指出,室內也可加裝遮光窗簾,堵絕陽光直接照射,幫助降低氣溫。

在補充水分上,應每天養成補充2000C.C.的水分,若屬於戶外工作者,則建議應每小時就補充適量水分,飲食上也可多選擇新鮮蔬果,也能幫助補充水分;衛生局說,平時也應提高警覺,應定期檢查居家或工作場所空調等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

另外,包括嬰幼童以及長者,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出門也應記得做好防曬工作;衛生局提醒,若發現自己出現皮膚變紅、心跳加速、噁心嘔吐等症狀,應盡快離開高溫環境,並補充電解質等飲料,且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資料顯示吸菸者有較高的風險成為COVID-19的嚴重及死亡個案,包括從癌症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即時「吸菸過量,有礙健康」等警語,醒目出現在香菸的包裝外盒,卻仍無法讓癮君子停止吞雲吐霧,可見戒菸除了決心與意志力,還需要專業的協助。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以社區心理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疫情嚴峻,接種疫苗成現階段防疫關鍵,尤其對於許多心臟疾病的病人,若能接種疫苗,將大幅降低住院和重症死亡的可能性。新竹臺大分院心血管中心林廷澤主任指出,尤其為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肌病變、糖尿病、心肌梗塞和接受過心臟移植等病人,若不慎感染COVID-19,可能會增加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全球受到COVID-19影響至今已近1年半,台灣單日確診人數也遲遲未見緩和,雙北至今仍維持第3級警戒,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嚴峻挑戰,各大企業該如何因應? SAL商務交流聯誼合作平台於5月12日,在台中星享道酒店舉行ICT-SAT商務跨領域跨區域交流論壇,邀請業界頂流品牌營...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有腰痛、下背痛的困擾,即使看了很多次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整脊師,但醫師也只有開肌肉鬆弛劑,或是在物理治療師與整脊醫師處置後改善,但過沒多久又開始痛,好像永遠無法痊癒。物理治療師鄭宇劭表示,其實高達九成下背痛的患者找不出特定原因,多半與日常生活習慣、年齡、肌力不足有關。腰痛就是下背痛 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