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全球受到COVID-19影響至今已近1年半,台灣單日確診人數也遲遲未見緩和,雙北至今仍維持第3級警戒,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嚴峻挑戰,各大企業該如何因應?


SAL商務交流聯誼合作平台於5月12日,在台中星享道酒店舉行ICT-SAT商務跨領域跨區域交流論壇,邀請業界頂流品牌營運高階主管及創辦人分享「後疫情時代的品牌及營運」,其中,晶璽健康事業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何修榕提出企業主化危機為轉機須掌握的5大關鍵。


何修榕分享自己從2002年開始創業的心得,提到晶璽健康事業集團至今能屹立不搖的關鍵,最重要的是遵循創立品牌的初衷,以同理心的角度替消費者思考需求並解決問題,在研發保健食品及相關用品時,堅持選用天然健康的原材、最符合現代人需求的配方,與專家討論配方設計的過程中下了極大功夫。


何修榕以「預防醫學保健」為出發點,她認為,講究身心靈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健康精神,也提倡從平日就能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落實「輕運動」,不斷地開發品牌旗下的產品,提供消費者多元化的選擇,讓長壽的健康不再遙不可及,何修榕也期許,晶璽健康事業能和客戶一輩子長長久久互相陪伴,健康到老。


堅持品牌初衷 注重專業分工


何修榕認為,創業至今快20年,她一直堅持做自己的專業,將保健食品等生技醫療相關的開發工作交給醫師、生技專家、工研院團隊等專業人士,自己則負責行銷、企業營運等工作。


何修榕重視專業的同時,也會顧及民眾可能對艱深的專用詞彙感到困惑,因此她認為自己必須先聽懂開發團隊的闡述,再用淺白的話語轉譯給民眾,如此不忘品牌初衷及專業分工,讓企業營運更順暢,她透過電視台、報章雜誌、網路新聞等媒體多方宣傳健康理念,讓民眾了解無論是孩童的腸胃、過敏問題,或中老年人的慢性病、肝病等健康問題,從小到大都需要重視健康保養。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何修榕提到,晶璽健康事業集團至今能屹立不搖的關鍵,最重要的是遵循創立品牌的初衷。(圖/晶璽健康提供)


晶璽擁有一群專業的健康管理師團隊,他們透過電話及LINE、FB等社群媒體面對顧客,其中有許多是患有疾病,抱持一絲希望來電或來訊詢問的顧客,這群健康管理師會耐心地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評估是否有服用藥物,再給予搭配保健品及日常健康飲食的建議,因為有專業且有溫度的團隊直接與顧客接觸,才能讓顧客感受到溫暖而產生品牌認同,讓晶璽能持續開發民眾需要的健康產品,「無論員工有多資深,他們身經百戰,直接接收顧客訴說疾病的衝擊,他們都是我的寶貝」,何修榕感性地說道。


因應時代持續學習 帶領團隊正向迎接挑戰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和媒體不停的進展,何修榕在2016年也曾遇到瓶頸,傳統經營模式已逐漸式微,於是思索著該如何帶領100多名員工因應時代的轉變?隨後經歷了2年在台灣、對岸進修課程,找到自己的動力,重新燃起希望,於是開始著重經營多元數位平台,像是Youtube、[email protected]、Facebook等。無論有無疫情的干擾,何修榕認為,企業主應掌握5大關鍵:


▸關鍵1:「商流」,商品從製造到成品的把關。
▸關鍵2:「物流」,商品的流動性高低與否是商家銷售的關鍵。
▸關鍵3:「金流」,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及方便性。
▸關鍵4:「情報流」,找到該產業的關鍵顧客,不放過任何重要情報。
▸關鍵5:「人流」,無論員工的年齡,鼓勵員工持續跟著企業學習新事物,一起向前發展,資深員工將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


何修榕強調,最重要的是不忘品牌初衷,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只要問心無愧,持續學習,就不怕被新時代淘汰。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何修榕強調,最重要的是不忘品牌初衷,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只要問心無愧,持續學習,就不怕被新時代淘汰。(圖/晶璽健康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衝擊經濟生活壓力大 每天2包菸和老婆上床慘了!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上班打電腦、下班滑手機,每天眼睛盯著螢幕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許多人總感到眼睛疲勞、眼紅、乾澀搔癢,甚至視力模糊、刺痛等。營養師周千欽提供一款桑杞茶,適合日常飲用,能夠活血明目,同時具有清肝、通便的效果。 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近年來眼睛病變人數有增多的趨勢,包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千萬別以為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後,就是要用大餐來犒賞自己,美國有營養師指出,許多慢性疾病發生都與晚餐有關,並表示,晚餐的四分之一用來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生計」文中並指出,要判斷自己是否「過食」,就以第二天早上起床後有無飢餓感來判斷。 對此,中醫師也抱持相同看法...

閱讀詳情 »

薏仁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性涼味甘,微寒而不傷胃,健脾而不膩,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當然,薏仁雖好,卻也不是人人適合食用,虛寒體質、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不宜食用,孕期婦女應避免食用,有滑胎的危險。 小小薏仁大功效 薏仁主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本草綱目》:&l...

閱讀詳情 »

妳每天都有吃早餐嗎? 在日本確立鶴見式免疫治療的「鶴見診所」院長鶴見隆史表示「吃早餐就像早上起床立刻慢跑是一樣的喔」。 雖然有著「攝取早餐能成為腦部能量」的說法而使早餐受到重視,但鶴見院長表示「人體有名為糖新生的功能,不需刻意攝取葡萄糖也能讓葡萄糖傳達到腦部」。 說到身體的生理時鐘就會想到早晨的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