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血糖也控體重 糖尿病藥物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是8%,也就是在台灣大約有140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以第二型患者居多,幾乎超過99%,部分原因與遺傳、生活作息有關,若父母中有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大約是25%,若雙親都有糖尿病,則子女約有50%會得到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二;台大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恬君說明,其一是胰島素阻抗,人體可分泌製造胰島素,但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對胰島素反應差,導致吃下去的糖分無法吸收利用至體內,留在血液當中,所以血糖上升;另一種原因則是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分泌量不夠,無法代謝葡萄糖以應付身體需求,也使糖分滯留於血液中,因此直接於人體補充胰島素或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就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

目前糖尿病治療方式有降血糖口服藥物及注射藥物,注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傳統胰島素治療,及另一種突破性的新型藥物GLP-1類似物。

張恬君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對於胰島素治療仍有許多迷思,認為胰島素像是嗎啡,長期使用會上癮,甚至認為洗腎就是因為施打胰島素所導致,其實在疾病的早期就施打胰島素,對於血糖控制效果很好,且能減少併發症發生機會。

張恬君醫師進一步指出,GLP-1類似物則是屬於腸泌素荷爾蒙的一種,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還能抑制昇糖素的增加;當人體血糖過低時,不會刺激過多的胰島素分泌,也不會過度抑制昇糖素分泌,使肝臟將肝醣分解成葡萄糖,釋放至血液中,使血糖上升;此作用不但符合人體生理需求,發生低血糖機會也減少,除此之外,GLP-1也能作用於下視丘,刺激飽食中樞,使人體有飽足感,以抑制食慾,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

張恬君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中,飲食與運動是最根本的,也建議患者可定期監測血糖,了解自我血糖控制,除此之外若民眾擔心是否罹患糖尿病,可前往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網站(www.diabetes.org.tw/,進入全民糖尿病觀測站,點選E-go健康網),自我評量罹患糖尿病風險指數,以得知自身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並能加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業者為了增加食品口感、美觀,並延長保存期限、降低成本,加入各種食品添加物,恐影響人體健康!營養師指出,火鍋料、香腸、火腿、速食麵、冰淇淋,甚至米粉、河粉、蘿蔔糕,都是含磷量高的食品,人體長時間大量食用,會加速損傷腎臟功能及血管鈣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指出,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35歲女性嘗試懷孕多年沒有消息,期間還做了2次人工受孕也都沒有成功;日前透過傳統中醫治療,包含使用針灸、耳針、藥薰、拔罐等,每週規律針灸治療2至3次,1個月後竟傳來懷孕的好消息。中醫師指出,針灸療法可調暢人體氣血循環,讓身體狀態達到適合懷孕的環境,增加受孕機率。台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中一名糖尿病合併心臟病患者,透過注意飲食、運動、藥物治療三管齊下,更在醫師鼓勵下減重8公斤,成功讓血糖值下降至正常範圍,顯示體重對於糖尿病治療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適當體重控制能夠降低糖尿病誘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減輕併發症對生命造成的威脅。中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前列腺癌患者術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高達26至100%,吃威而鋼、犀利士、樂威壯都沒效;不過,目前已有所謂的「陰莖復健」,透過口服、注射藥物,或真空吸引輔助器,可幫助患者重振雄風。53歲的王先生,日前接受根除性前列腺切除術,雖然手術非常成功,並保留有一側性神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