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血糖也控體重 糖尿病藥物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是8%,也就是在台灣大約有140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以第二型患者居多,幾乎超過99%,部分原因與遺傳、生活作息有關,若父母中有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大約是25%,若雙親都有糖尿病,則子女約有50%會得到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二;台大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恬君說明,其一是胰島素阻抗,人體可分泌製造胰島素,但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對胰島素反應差,導致吃下去的糖分無法吸收利用至體內,留在血液當中,所以血糖上升;另一種原因則是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分泌量不夠,無法代謝葡萄糖以應付身體需求,也使糖分滯留於血液中,因此直接於人體補充胰島素或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就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

目前糖尿病治療方式有降血糖口服藥物及注射藥物,注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傳統胰島素治療,及另一種突破性的新型藥物GLP-1類似物。

張恬君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對於胰島素治療仍有許多迷思,認為胰島素像是嗎啡,長期使用會上癮,甚至認為洗腎就是因為施打胰島素所導致,其實在疾病的早期就施打胰島素,對於血糖控制效果很好,且能減少併發症發生機會。

張恬君醫師進一步指出,GLP-1類似物則是屬於腸泌素荷爾蒙的一種,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還能抑制昇糖素的增加;當人體血糖過低時,不會刺激過多的胰島素分泌,也不會過度抑制昇糖素分泌,使肝臟將肝醣分解成葡萄糖,釋放至血液中,使血糖上升;此作用不但符合人體生理需求,發生低血糖機會也減少,除此之外,GLP-1也能作用於下視丘,刺激飽食中樞,使人體有飽足感,以抑制食慾,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

張恬君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中,飲食與運動是最根本的,也建議患者可定期監測血糖,了解自我血糖控制,除此之外若民眾擔心是否罹患糖尿病,可前往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網站(www.diabetes.org.tw/,進入全民糖尿病觀測站,點選E-go健康網),自我評量罹患糖尿病風險指數,以得知自身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並能加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救救偏鄉肝苦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宣布,將結合全台偏鄉的21家7-ELEVEN門市,透過門市於當地推動免費肝病篩檢服務,並針對55歲以上長者增加提供膽固醇、腎功能、血液檢查等12項基礎健檢項目。並邀請藝人陶喆擔任代言人拍攝公益廣告,希望民眾發揮愛心,幫助偏鄉肝苦人。國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小寒是一名長相清秀的大學生,暑假時因一時好奇,參加網路上發起的轟趴後,隨興和網友發生一夜情,沒想到開學時身體出現發熱、嗜睡、肌肉和關節疼痛、胃腸炎、淋巴結腫大、神經性頭痛、皮疹及腹瀉等愛滋病毒急性感染期初期常見症狀,進一步到醫院作愛滋病匿名篩檢後,證實罹患愛滋病。根據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外出,除了皮膚要做好防曬外,更要做好眼睛的防曬!夏日炎炎、艷陽高照,紫外線指數也節節升高,眼科醫師提醒,紫外線會加速眼睛老化,造成白內障提早報到,外出時最好配戴有寬邊的帽子,以及能阻絕紫外光的的太陽眼鏡,才能保護眼睛不受傷害。大安双眼明眼科院長王孟祺指出,紫外線依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2歲的林小姐,最近因賀爾蒙失調引發青春痘問題,到醫院就診,醫師開了痘痘藥,但她服用數天後,痘痘的問題仍不見好轉。林小姐趕緊回診找醫師求救,經醫師詢問發現,原來她自行服用胃藥,導致藥物交互作用,造成治療痘痘藥的療效降低。收治患者的國泰醫院藥劑科藥師蔡蕙君指出,該病患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