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揪出辦公室「隱藏毒素」!改掉6習慣

揪出辦公室「隱藏毒素」!改掉6習慣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芝安
圖片/康健雜誌

小劑量、長時間暴露,即使微毒也會變劇毒,吞掉你的健康!從現在起,檢視並改變生活中各種壞習慣,做好每個小動作。

 

一、別讓灰塵堆積在電腦、印表機的電線上

包包覆電器用品的電線外皮多為塑膠、橡膠製品,使用一段時間後溫度升高,容易釋放塑化劑,電線上如果有灰塵,粉塵容易吸附塑化劑,再散佈到空氣中,被我們吸入或手碰觸。

且散逸濃度會隨著使用電纜線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為了避免增加暴露風險,要經常清理電腦、印表機等電線。

 

二、摸完傳真紙要洗手

碰觸傳真紙或自動提款機的收據後,記得洗手,因為紙張表面要常塗上雙酚A,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即使很低劑量進入體內,長久下來也會引發健康危機。

 

三、帶不鏽鋼碗筷外出用餐

要外出用餐時記得帶環保碗筷,最好是不鏽鋼材質,因為「所有塑膠的製品都不應該裝或碰觸油脂、熱食」。

此外,不要使用含有二氧化硫的免洗筷,實驗發現,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養蝦,兩小時之後蝦子抽搐、一天內就死亡;即使用熱水燙過免洗筷,燙過的水浸泡冷卻後拿來養蝦,兩天後蝦子就死了。

 

四、不要直接把紙製便當盒放入微波加熱

因為紙張為了防水,內膜會有一層膠膜,遇熱會溶出塑化劑;同理,紙盒裝的牛奶也一樣,勸你先倒入馬克杯內再加熱。

 

五、以玻璃、瓷器、陶杯或不鏽鋼的杯子喝水

美國哈佛醫學院曾做過實驗,一組人給不鏽鋼的瓶子裝冷水,另一組發給使用PC塑膠材質的容器裝冷水,每天喝,一週後,檢測尿液內雙酚A的含量,結果發現,用PC材質容器喝水的人,雙酚A含量明顯高出許多。

這實驗是用冷水,如果是熱水,問題恐怕更大,如果是PC材質,容易釋放出雙酚A,如果是PVC材質,遇熱會釋出塑化劑。不論塑膠容器的瓶底寫幾號,記得,標示出的可耐熱溫度「只表示在這個溫度下不會變形,不表示不會釋放出化學物質。」

 

六、丟掉車內寶特瓶的水

下班後開車時,如果車內有還沒喝完的寶特瓶水,千萬不要喝,因為經過陽光曝曬或車內高溫一整天,塑膠瓶內的塑化劑已經徹底溶出。

 

(全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9605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天后級歌手江蕙日前宣佈將於今年退出歌壇,引起廣大歌迷的震驚與關注,1月4日消息,據台灣媒體報導,她封麥的原因之一是健康考慮,曾在臉書表示,「低頭就會暈眩討人厭的病,只求能舒服能站在舞台上10分鐘。」她長期受到暈眩症所苦,嚴重時頭會一直頭暈想吐、無法站立,她曾經爬出房門找人求救,自此在房間加裝緊急按鈕...

閱讀詳情 »

謝金燕姐妹現在均健在她們被父親送去日本醫治她們後來在1994年還擔任自己老爸第三任老婆的伴娘謝金燕臉上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到當時車禍被玻璃劃傷的疤痕喔 (截圖自Youtube)嚴重車禍,大腿骨折、骨盆碎裂、漂亮的臉蛋也被玻璃劃破,嘴角還留了一道疤。王彩樺表示,「還好就是豬大哥有認識(醫生),就很緊張啊...

閱讀詳情 »

大家還記得以前的沈玉琳右臉頰有突出一包東西嗎?其實那是一個粉瘤,而且居然已經住在他的皮膚裡一待就是八年,是他專屬的「註冊商標」,在2006年,由當年他的女友鄒佩真陪同他一起去整形外科整所割除,手術僅一小時,健保給付,三週他後即能康復,但需再做疤痕磨皮美容,他笑說:「這顆瘤跟了我這麼多年,突然沒了,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明明正值青壯年時期,爬個樓梯或運動就氣喘噓噓,體力不濟嗎? 北市一名49歲的企業家,在健康檢查中發現缺鐵性貧血,經醫師建議,安排無痛內視鏡檢查後,才驚覺是大腸癌。 該患者在升結腸處形成的大腸腫瘤不容易在早期就造成腸道阻塞,出現症狀,直到腫瘤慢慢長大到7.4公分,慢性出血造成嚴重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