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飲食中理想的脂肪比例,雖然目前仍處於爭議中,但是安全地說,大部份人所攝取卡洛里中,最佳的脂肪比例大都落在10%到15%這個範圍內(發育中的兒童和孕婦飲食中,可能需要更高的脂肪百分比),如果你正因為減重而注意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就必須找出什麼樣的數值對你最好。不過,請記得,如果你吃的都是正確的食物,就不需要去知道飲食中精確的脂肪比例,因為你將會自然而然的吃在一個適當的範圍裡。 牛奶的低脂騙局 千萬不要被牛奶罐上的「低脂」標示騙倒,這一類標示都是誤導消費者,因為他們所標示的脂肪含量是以重量計算出來的百分比,而不是卡洛裡的百分比,而牛奶的大部份重量都是水。標示著脂肪含量2%的牛奶,若以卡洛里的百分比來計算,事實上是百分之35%,因此仍舊是高脂食品。 關於脂肪唯一有用的統計數值,是脂肪所提供的熱量百分比,或是每一份含有幾克脂肪的標示,以重量百分比來標示脂肪含量根本就是高度誤導,政府應該全面禁止這種不實宣傳。 最好的低脂飲食就是蔬食飲食 要避開高脂飲食最好的方法,就是戒絕所有的動物性食品。「特瘦」牛絞肉所提供的熱量中,有45%都來自脂肪,一隻烤雞的熱量中有51%都是脂肪,鮭魚脂肪的熱量百分比則是40%。相對而言,一顆馬鈴薯所提供的熱量中,只有不到1%是來自脂肪,只要你不是以炸薯條的形式來吃它(這會讓它的脂肪含量增加兩百200倍以上),或是在上頭淋起司醬、奶油或酸奶油,它就會是一種很棒的低脂食物。你可以把它蒸熟或烤熟,淋上蕃茄醬(購買標示有機且未加白糖製造的蕃茄醬)、莎莎醬、巴西里或低脂磨菇醬,甚至不加醬吃原味,如果你正在密切緊戒你的腰圍,馬鈴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你可以選任何復合碳水化合物來取代動物性食品——水果、蔬菜、榖類或大豆類,它們都能讓你瘦下來或是長保苗條。色拉是個好選擇,不過請不要在上頭淋高脂的醬汁,你可以試試檸檬汁或是其它的無脂醬料。 限制脂肪攝取量 採用低脂飲食法也表示你入須避免或限制蔬菜油、人造奶油、堅果、種子、橄欖和酪梨的攝取量。如果你用大量的墨西哥梨醬、花生醬、炸蔬菜、抹上厚厚一層人造奶油的白麵包、浸泡在橄欖油中的意大利面、甜甜圈和炸薯條來取代肉類,那麼就算是全素的飲食,也不能幫助你減重或降低血膽固醇。雖然不常見,但全素飲食絕對有可能讓你體重增加,而油脂(它們百分之百都是脂肪)和堅果(它們的脂肪含量都非常高)通常都是這種罕見狀況的罪魁禍首。 如果你真的要用油,菜籽油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的飽合脂肪比例較低(約6%),但是——請記得,它仍舊是百分之百的脂肪,就算你沒有在減重,也應該限制這些高脂食品的使用。此外,人造奶油中含有氫化油,並不像許多人所認為的是一個健康好選擇,它對你的心臟和健康所造成的危險,不會小於它所取代的奶油。 吃「低脂」的餅乾、冰淇淋或其他零食並不能幫助你減重,這些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卡洛里而沒纖維質,而且有時它們的脂肪含量並不真的像那些靠不住的包裝標示所提出的那麼低,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空熱量,而你當然希望你攝取的卡洛里能幫你工作,為你的細胞提供養分。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美國 31 冰淇淋隱形墨水 檸檬汁馬鈴薯 電鍋正確的 韓文翻譯網松露玫瑰 馬鈴薯墨西哥 連體鯨氣炸鍋食譜 炸薯條葡萄籽油 橄欖油生活智慧王 冰淇淋冷熱敷袋 甜甜圈結晶水 化合物維生素b群 攝取量義美門市 冰淇淋維生素e 攝取量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31冰淇淋蛋糕31冰淇淋台灣官網31冰淇淋台灣31冰淇淋價錢31冰淇淋價格31 冰淇淋台中隱形墨水實驗隱形墨水螢光隱形墨水製作隱形墨水哪裡買
相關推薦
擺脫安眠藥人生 從入睡3步驟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國外一名27歲男子,長期有睡眠問題,遂使用10毫克安眠藥zolpidem治療,在3個月內服用超過500毫克zolpidem,原來僅有睡眠障礙,到後來衍生出藥物濫用問題,不僅無法解決失眠問題,男子甚至離開學校,且必須至精神科醫院治療多疑、傻笑及易激動等精神問...
閱讀詳情 »幫失智症找回記憶 現有防癌藥物新發現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會導致記憶的喪失,讓患者不只失去處理新思緒的能力,更會讓患者失去運動的能力。最近一期出版的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現現有的治療癌症的藥物,可能幫助患者重新找回和擁有記憶。 RGFP966是知名的組織蛋白去乙醯酶抑...
閱讀詳情 »預防憂鬱 從情緒篩檢開始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曾經有憂鬱症現已康復的李麗華女士說發現自己有憂鬱症狀,是原本每天睡到自然醒的自己忽然每天清晨五點就醒來,細數每秒的流逝讓她感到度秒如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經過積極接受治療並保持運動習慣,狀況因而改善,目前從事志工服務的她認為,幫助他人,可以為自己帶來正向的力...
閱讀詳情 »孩童髖關節疼痛不已 竟是關節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1名12歲男孩半年來髖關節疼痛不已,家人誤以為生長痛所致,就診多次仍未好轉,直到轉介到兒童過敏免疫門診就診,醫師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過敏氣喘免疫中心醫師楊樹文指出,患者原本僅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但仍出現疼痛,直到經健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