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教您吃對蛋白質,癌症不會上門來!(歡迎轉分享)

教您吃對蛋白質,癌症不會上門來!(歡迎轉分享)

癌症會以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慢慢折磨病人,使之痛苦不堪,最後再奪其性命,這幅景象令人不寒而慄,因此讓它成為嚴重疾病中最可怕的一種。這也是每當媒體報導,又發現什麼新的化學致癌物質時,就會立刻引起大眾注意與反應的主要原因。然而,有沒有哪個化學物質,在實驗上能夠100%地啟動實驗動物的癌症,而當這項物質相對缺少時,又能把動物罹癌的機率降低到0%?更重要的是,這個化學物質是否能在一般的攝取範圍內,就造成100%或0%的結果?事實上,世界上的確是有這種化學物質存在,這個化學物質就是蛋白質!

教您吃對蛋白質,癌症不會上門來!(歡迎轉分享)
令人震驚的大鼠實驗
印度研究人員曾經以兩組老鼠做實驗,他們在其中一組老鼠的飼料中添加黃麴毒素和20%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的含量與西方飲食很接近;另一組老鼠飼料也添加了相同劑量的黃麴毒素,不過蛋白質含量只有5%。結果非常驚人:攝取20%蛋白質的老鼠組,都有罹患肝癌的跡象,而5%蛋白質組的老鼠則沒有一隻得到肝癌。這項實驗顯示100比0的罹癌機率,也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那就是——在控制癌症的道路上,食物營養的威力勝過致癌物質!
吃多少會致癌?
適當調整蛋白質攝取量,將能改變癌症發展。但是究竟吃多少蛋白質才會致癌呢?動物成長所需的飲食蛋白質比例為12%,唯有在達到或超過這個比例時,病灶才會開始發展,意即──動物獲得的蛋白質符合或超過需求,那麼疾病就會開始發動攻勢。根據蛋白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人類有10%的能量來源應取自於蛋白質(遠超過實際所需,但由於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定為10%可以確保每個人都能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不過,大部分的人每天食用的蛋白質卻超過建議的10%,例如:美國人平均攝取量就高達15-16%!如此是否會導致罹患癌症的風險?從動物研究的結果來看,答案是:是的!
蛋白質可不是全都一個樣
蛋白質對癌症的影響那麼大,那蛋白質種類不同,是否會有什麼差別?一般而言,我們在實驗中都使用酪蛋白,它佔牛奶蛋白質的87%。但是,如果以相同的方式來檢驗植物性蛋白質呢?研究發現,即使以20%的水準餵食,麥麩(小麥蛋白)也不會產生和酪蛋白一樣的促癌效果。此外,餵以20%大豆蛋白飲食的大鼠,也和攝取20%小麥蛋白的大鼠一樣,並沒有形成早期病灶。
突然之間,牛奶蛋白看起來不再那麼優了!會促成癌症的因素竟是牛奶蛋白!?要接受蛋白質會助長癌症發展的觀念,已經夠困難了,更何況是牛奶蛋白?但是再次重申:降低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可同時以多種方式避免癌症啟動、控制癌症進展,無論你最初接觸了多少致癌物!別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都被「施予」了某種程度的致癌物!而眼前就有這麼一個簡單的方法,能避免它發展成完整的腫瘤──你,怎麼選擇?


內容來源:笨狗論壇

相關文章閱讀:

重要!把握九個飲食原則!大大減少罹患癌症機率!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5215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 李信謙、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 蔡宇哲、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所進行的「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發現...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施怡靜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上班族因為久坐,導致身體持續處於緊繃、姿勢不良的狀態,長期下來不但會造成肩頸痠麻、疼痛,嚴重者還可能發生血管阻塞的徵狀,成為多數辦公室族群難逃的職業通病。身兼YouTuber的物理治療師「三個字」日前幫助遊戲實況主「貝莉莓」,改善她長期的坐姿問題,指出生活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0歲的張先生,因只有一隻腳故出門都需要輪椅代步,也常需要朋友幫忙推輪椅,但其體重重達135公斤,張先生每次請朋友幫忙都很不好意思,遂下定決心一定要減重成功,對自己健康及朋友都是好事,因此尋求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順利減重至目前的65公斤,張先生親朋好友都說驚訝到感覺簡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2日太魯閣號出軌事發後,大量政府與民間團體的軍警消、醫護人員投入救災的行列,相關人員常累積巨大的精神壓力,容易引發後續心理健康問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呼籲政府應重視救災人員的心理照顧,提供具保密性的求助管道,並在平時落實心理衛生教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