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教您身體四個功能恢復正常,就能永遠離開癌症!(歡迎分享)

癌症的病人,只要脾、肝、大腸、腎,四個功能恢復,就能永遠離開癌症、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病人若能如此,當他們做複診時就發現,原來有高血壓的,現在血壓都正常;原來有心腦血管有疾病的,現在藥物也不用再吃了,各種文明病都能脫離。所以應該幫助這幾個器官慢慢的恢復正常,癌症不是單一的,要考慮整體。


教您身體四個功能恢復正常,就能永遠離開癌症!(歡迎分享)

如果癌症只是一個腫瘤就好辦了,所以過去我們在醫學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只看到這個腫瘤,然後就想,我怎麼把它殺掉,所以用手術把它割掉,用化療去毒它,用放射線去照它、燒它,反正用各種方法把它殺掉就好,然後葯越用越重,真的把它殺掉,癌細胞死了,人也死了。這是我們在醫學上犯了最大的錯誤,所以癌症不是單一的,也要考慮到整體。

因此,脾一定要先恢復,一定要養成習慣,每天三餐五穀雜糧一定要佔總飲食的50%,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雜糧就是紅豆、黃豆、綠豆、薏仁,這些都是雜糧類,蓮子也很好,有了這個概念之後,脾好肝就好,脾在造血,一天有兩個重要的時間,就是子時和午時,所以你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休息。

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肝不好,為什麼不好?晚睡、吃油炸的東西、壞脾氣,這三個正是肝的三大剋星。油包肝,你吃油的東西,油把整個肝包住,肝的功能完全喪失了,所以我們不要吃得太油。為什麼《聖經》上三令五申:任何脂肪和血都不可吃,脂肪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所以當我們身體感覺不適的時候,疾病在糾正人的過失,用身體的痛苦管教他,有痛苦的時候,代表我們要改變。

恢復大腸排便功能

如果你經常感覺到疲倦,肝出問題,你應該早一點休息。每天早上,你上廁所感覺很困難,上廁所很像打仗,跟馬桶打仗。真的很可憐!這個表示什麼?你身體纖維量攝取量完全不足,為什麼美國得大腸癌比例那麼高,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得大腸癌的人那麼多,新加坡得腸癌是所有癌症的第二。研究發現,沒有腸癌,每天上廁所都很順,一坐下去,噗隆,噗隆,噗隆!每條都像香蕉,好漂亮!而且排列整齊。還不只是這樣,我跟你講,健康的人出來,每一條直徑大概兩、三公分,而且一出來是“咻”一條,30到45公分長,如果你放在土地上,它可以轉一圈,還在冒煙,還不只這樣,聞一聞,還有香草味。

有一天,比利突然很興奮地打電話給我,說:教授,你講的都是真的,我以前一直懷疑,我現在跟你認罪。

我說:什麼事情你這麼懷疑?

你說健康的人大便會有青草味,怎麼可能!可是我現在真的有青草味。

為什麼?因為毒都排掉了,你們沒有感覺牛糞就有青草味,可是現在的牛糞很臭,因為現在牛吃的東西也是亂七八糟,還有牛打抗生素,如果你上廁所有困難,這表示什麼?萬病之源,都是從你的大腸不能正常排泄開始。

每天早上你如果大腸很好的時候,你早上應該不是自己醒過來,而是被大腸的蠕動叫醒,大腸蠕動在叫你了,為什麼?因為5到7點就是大腸最活躍的時間,所以為什麼我們告訴癌症病人一定要9點睡,糖尿病也是,一般人11點前要睡,因為你的大腸早上6點到7點的時候自然就會蠕動,叫你起床,蹲馬桶了。

每天吃幾餐就排幾次便

那麼,你一天要上幾次廁所才夠?請記住:如果四、五天才上一次廁所,叫重度便秘;兩三天上一次廁所,這個叫中度便秘;一天上一次廁所,叫輕度便秘。怎樣才是最健康,最正常?就是每天吃幾頓飯就上幾次廁所,這個叫健康,而且每次坐下去,兩三分鐘就解決。你再看一下,排得好整齊,而且衛生紙一擦,沒有什麼大便,乾乾淨淨。我看有的人很可憐,十幾張衛生紙還擦不幹凈,所以這種人都不用擦,直接用水沖就好了。因為他體內嚴重缺乏纖維素,這些毒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去,食物進入體內12小時,沒有排出去,就會形成毒素。因為毒素沒有排出去,我們的大腸壁就會吸收這個毒素,吸收以後,透過靜脈又送回肝臟去,糟糕了!造成肝虧損,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所以為什麼肝不好跟大腸有直接關聯,只要大腸一通順,肝好了,免疫系統也跟着恢復,而且送到心臟的血都是乾淨的,所以什麼病都不容易罹患。

相關文章閱讀:

肚子經常脹氣怎麼辦如何緩解肚子脹氣!(快收藏)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47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聽診趣健走活動 邀民眾認識菜瓜布肺伸展手腳擺動身體,熱身準備健走;起步槍響起,民眾大步踏出起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9月22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行聽診趣健走活動,邀請民眾一起為肺部健康而走,認識菜瓜布肺。台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醫師指出,菜瓜布肺全名特發性肺纖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發育又早又快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這有可能是性早熟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正常孩童的發育過程來說,男生在9至14歲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女生則是8至13歲,如果在此之前就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性早熟。女生最明顯性徵是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發育階段男孩生殖器改變不容易辨識,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今青少年透過網路接觸到性相關訊息的機會越來越多,容易因接收錯誤資訊產生偏差的觀念,導致一時好奇或衝動而產生嚴重後果。依國民健康署調查數據顯示,約有9.2%的高中(職)、五專學生曾發生過性行為,且其中沒有採取避孕措施的比例高達22.6%。國民健康署呼籲,青少年在採取更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缺牙了,自體牙齒移植是否可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用3D列印技術輔助牙齒自體移植推出新型態自體齒移植,移植手術前,透過3D列印製作可移植牙齒(稱捐贈齒)的模型齒,根據模型齒形狀修整預計植入的齒槽骨,修整為適當尺寸後再將捐贈齒拔起植入,大幅降低捐贈齒在口腔外的時間,爭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