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提前轉大人有哪些徵兆?這些食物易致「性早熟」 

提前轉大人有哪些徵兆?這些食物易致「性早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發育又早又快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這有可能是性早熟的情況,家長要注意!正常孩童的發育過程來說,男生在9至14歲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女生則是8至13歲,如果在此之前就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性早熟。女生最明顯性徵是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發育階段男孩生殖器改變不容易辨識,有些男孩聲音比較粗,以致變聲現象不明顯,家長應多觀察,不要輕忽男孩的轉變。然而臨床上7到9成女孩性早熟發生原因不明,也就是所有檢查包括腦部影像學檢查都正常,則稱為「特發性性早熟」。

性早熟 恐提早結束長高期
小孩子長不高,父母藥補、食補的結果,造成近年來兒童性早熟現象越來越普遍,年齡也有越來越提前的趨勢。然而性早熟不僅性荷爾蒙分泌增加,就連生長激素也一併增加,使得孩子常常在兒童時期就到達生長高峰,甚至在10歲前身高發展就開始延遲、停滯,讓父母以為是自己小孩發育比別人好、「鶴立雞群」而高興不已,卻不知早熟也會使骨骼年齡加速進展,提早癒合。青春期是小孩子長高的最後黃金期,青春期前期指的是10-14歲、青春期後期則是15-20歲,而青春期造成身高不足的五大因素,包括:睡眠、運動、營養、基因、心情。

每天10點前上床 睡足8~9小時、多運動
孩子長高主要是因熟睡時,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刺激骨骼上下兩端的生長板,讓骨頭變長,進入青春期後,體內分泌的性荷爾蒙雖然會加速長高,但同時也會加速關閉生長板,只要閉合,孩子就完成長高發育。生長激素在晚上8到12點間分泌最旺盛,10點前上床睡覺,睡足8~9小時,並多運動。

什麼食物容易造成性早熟?
現在的小孩發育比較越來越提前,很有可能都是因為吃了過多含有生長激素的肉類、牛奶,例如草莓、大棗、芒果、櫻桃、葡萄、含生長激素的肉類、過量保健品、口服液、牛初乳、蛋白粉、人參、蜂王漿、花粉、高熱量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蛋糕、烤肉串、炸薯條、甜飲料等)加工食品,以及環境賀爾蒙!跟肥胖脂肪一樣會擾亂人體激素分泌,導致早熟、發胖、無法長高。

成長期所需營養:一天3 ~ 5份蔬菜,2 ~ 4份水果、低脂乳品1.5 ~ 2杯、豆魚肉蛋類要控制在3 ~ 5份(注意一份肉的大小為一個巴掌大),父母應慎選食材讓孩子充足多元的攝取營養。並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用塑膠製品盛裝熱食熱飲,外食自備餐具等,家長在生活中多加預防,均衡飲食、多運動,避免肥胖,才是健康成長的正確之道。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新增11例新冠境外移入,除印度入境4名個案外,其餘7名自自菲律賓(案1188)、敘利亞(案1189)、印尼(案1194至案1198)入境,當中2人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5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18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髖關節退化或股骨頸骨折已成為骨科門診常見的病症,治療上,目前已能藉由髖關節置換手術解決病症。安南醫院骨科黃逸倫醫師指出,其中針對嚴重髖關節退化及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等病症最為快速且有效,近年來也發現接受DAA (Direct Anterior Appr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群聚事件持續擴大,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再增3名本土與1名感染源釐清個案,分別是諾富特接駁車員工(案1186)、華航機師(案1187)、案1105(華航機師)的2名同住家人(案1199與1200),4名確診者匡列接觸者27人,當中25人列居家隔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聞中很多名人都因心血管疾病發生猝死,引發了大眾對健康議題的關注,心臟和動脈是人體至為重要的維生系統,一旦出了問題,往往來不及搶救而失去生命,現今醫學的重要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就可以避免對生命造成的危害。 然而尋常健康檢查,多著重篩檢癌症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