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黃疸指數超過15應照光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新生兒黃疸指數超過15應照光
台灣近九成嬰兒都會有新生兒黃疸,所以幾乎每一個為人父母都可能接觸到新生兒黃疸,但什麼時候應照光?什麼時候應換血?黃疸到底會不會造成嬰兒腦部的傷害?黃疸時可不可以餵母乳?卻常常是父母心中的疑惑和夢魘。最近有多例特殊的新生兒黃疸,甚至有些個案的家長是醫護人員,值得家長警惕。

例一,一個6天大的女嬰,黃疸指數高達16mg/dl,經初步照光治療後出院,但4天後回診,黃疸卻高達42mg/dl,雖經換血但嬰兒仍有嗜睡、抽痙等現象,已有核黃疸之徵兆會留下後遺症。

例二,9天大的女嬰,看起來還算健康但全身通黃,經檢驗黃疸指數高達26mg/dl,有可能需要換血,媽媽急哭了!一直問怎麼會這樣?會不會有危險?

例三,嬰兒黃疸才幾天至醫院就診,結果檢查出來是膽道狹窄,但年齡已2個月,超過黃金治療期,即使開刀成功率也大為降低,如果早在2個月以前開刀則成功率高達60%,若併發膽汁性肝硬化,只有等待換肝,甚為可惜。

例四,2個星期大的嬰兒黃疸,經檢查後是尿道感染,並且有先天的尿道逆流合併有腎盂腫大之現象,治療上更是複雜。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大部份造成黃疸的原因多是良性、生理性、暫時性的,約數天後就會自然消褪。這種新生兒的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並不需要治療,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紅血球數量多,壽命較短,加上剛出生前幾天肝臟的功能無法迅速處理大量的膽紅素,所以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然後在10~14天才褪去。

但是仍有部份的黃疸暗藏著一些可怕的疾病,如果沒有早日發現、及時治療,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終身遺憾;在這些疾病中最常見的有尿道感染、敗血症、先天性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先天溶血性疾病代謝異常。

林鴻志主任指出,一般黃疸指數超過15mg/dl就應考慮照光(見圖)。但這個規則會因人(體重)、因時(出生後幾天)而改變,通常黃疸指數超過20mg/dl以上,可能會引起核黃疸影響腦部,所以要考慮換血,至於有黃疸是否不應餵母乳,林鴻志醫師強調母乳對嬰兒是無可替代的營養品,除非是黃疸太高或太久,為了診斷上需要,醫師會依情況建議暫停餵母乳,以便了解病因,並不需長期停止餵食母乳。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83120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1名7歲小妹妹,一年以來,全身皮膚常常起疹,就醫檢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得服用西藥抗組織胺治療,但一旦停止服藥就會發作,因母親擔憂對身體不好,便到中醫就診,中醫師認為女童體質虛,使得體內火氣透不出來,才造成皮膚搔癢,開立具有補虛兼清火、透熱等效果的處方服用後,已漸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3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年年快轉,速度較10年前快了1.6倍;最新調查發現,近6成國人擔心自己得到癌症,逾5成選擇注重飲食為優先預防方式;若不幸罹癌,則最困擾沒有人照顧自己或家人,而30至39歲青壯年,最願意自付差額選擇較好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張先生從小眼睛就非常好,不戴眼鏡視力都有1.0,一直以來他都以此為傲。但是過了40歲之後,他發現上班時用電腦或是看公文都愈來愈模糊,也更容易疲倦。眼科醫師告訴他這是老花眼的症狀,但是他難以置信,畢竟他年紀輕輕,老花眼怎麼就找上他呢?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謝昀翰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大蒜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味調料,不論是炒菜、吃火鍋、燒烤還是餃子等其他美食,我們都離不開大蒜。大蒜不僅可以提味去腥,還有殺菌作用。但是,令人尷尬的是吃完大蒜後,口氣難聞,久久不能褪去。這樣不僅影響形象,還影響心情。那麼,我們如何在不影響吃的情況下,又能祛除大蒜臭呢,接下來就介紹幾種方法給大家: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