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期瘜肉水刀切除 避免大腸癌上身

早期瘜肉水刀切除 避免大腸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1名62歲的女性因肛門出血,遂至嘉義地區的醫院進行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在升結腸有一個3公分大小的平坦瘜肉,因此該醫院醫師建議開刀切除,但婦人轉至台南醫院,以水刀進行ESD順利切除瘜肉。
45歲女性在平常健檢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在橫結腸有一平坦且形狀不規則的約3-4公分瘜肉。因為無法順利切除,因此轉診至大腸外科,以水刀進行ESD切除,而術後病理報告顯示是管狀良性瘜肉。
64歲男性,先前因為低位直腸癌進行術前合併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然後進行低位直腸切除術。病人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在手術中心跳停止,經由心肺復甦術救回一命。此次在追蹤大腸鏡中發現橫結腸有一平坦腫瘤併中央凹陷潰瘍,雖然切片報告是良性的,但評估仍有惡性的可能。理論上,應該開刀切除大腸,但考量到先前手術有心跳停止的病史,因此進行水刀ESD切除,最後病理報告是惡性瘜肉,目前以大腸鏡追蹤並無復發。
腸癌發生率第一 有年輕化現象
收治病例的成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成大醫院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博文表示,大腸直腸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雖好發於年紀大的患者,但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為什麼會得到大腸癌?目前醫學上認為是大腸黏膜細胞經由一連串的基因突變,形成大腸瘜肉再癌化而來。
早期切除瘜肉 避免腸癌上身
因此,早期切除瘜肉也可預防大腸癌發生,醫師解釋,一般而言,臨床上最常切除瘜肉的方法就是由大腸鏡來執行,但少數隆的瘜肉就會以EMR( 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 )來處理;某些更困難、平坦、不規則形狀的瘜肉就需ESD (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處理,也就是「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
在台灣,ESD主要用在胃腫瘤切除,因為胃壁較厚,切除過程較容易及安全,不易穿孔,相對而言,大腸壁較薄,因此進行此手術較易造成腸穿孔而有嚴重的併發症,因此目前的盛行率不高。而現在科技進步,已有「水刀」可幫助切除瘜肉,降低上述風險。
預防癌症 從飲食習慣做起
要預防大腸直腸癌上身,就得從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做起。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尤其動物性脂肪,並多吃高纖維食物,盡量攝取水果、菜蔬等高纖食物,也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重,定期健康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5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0年來,國內受虐兒增加3倍之多!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危重症受虐兒以嬰幼兒居多,近6成是頭部、腦部受傷,其中2成6變成重度殘障、1成致死,成果已發表於《醫學》期刊。受虐兒 6歲以下為大宗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夏紹軒指出,院內兒少保護小組於2001至20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五十歲的李姓男子,因胃口不佳的症狀長達2週,除了身體虛弱外,肚子也跟著愈來愈大。在家人的建議下,到院就醫,經檢查發現,竟是慢性B型肝炎併發肝功能失償及肝硬化,且已出現大量腹水。慢性肝炎併發症  恐導致肝硬化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劉緯喬表示,慢性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爆毛囊炎嚴重掉髮 艾偉頭頂早就禿光光!資深藝人艾偉驚爆十多年前頭頂早已禿光,掉髮元凶竟是長期因拍戲、噴髮膠造型引起嚴重毛囊炎,最後連髮根都留不住!近年來,只能戴上假髮現身公眾場合,讓他苦不堪言。為了接戲,半年前決定接受「機器人植髮」6,000株,治療過程相當順利,讓他...

閱讀詳情 »

撰文/羽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冬季即將來臨,面對早晚溫差極大的天氣,非常容易感冒,且常常覺得喉嚨癢癢的,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加入「酷酷嗽」的行列。在中醫的論點中,秋天屬於照顧肺部的季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葉兼碩特別為《退休好幸福》設計兩款養肺茶,運用一些天然的食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