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回娘家 呵護下的成長故事

早產兒回娘家 呵護下的成長故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羽馨因為媽媽罹患嚴重子癲前症在27週又5天就出生了,出生時體重只有446公克,是同週數小朋友的一半(差不多跟iPad Air一樣重),體重雖輕,甚至在六週大時發生嚴重的壞死性腸炎及巨細胞病毒感染,生命徵象一度不穩,經緊急開刀,最終小腸只剩40公分(一般新生兒的小腸約200-300公分),手術後,生命徵象才終回穩。羽馨的病情在膠著5個月後逐漸有了起色,在住院九個月後終於可以回家。一開始因腸道實在太短,需要靠居家全靜脈營養才能供應生長所需,但羽馨神奇地開始可以靠自己從口進食,現在兩歲一個月的羽馨,已經是全家的開心果,活潑白嫩,還能去參加游泳班呢!
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未滿37週的新生兒,臺灣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約佔了10%,本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每年約有600個小朋友來報到,其中出生體重大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近三年存活率都在95%以上,小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近三年存活率則在73%左右。
由於所有器官發育皆未成熟,早產寶寶在出生後容易罹患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暫停、腦室內出血、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等輕重程度不一的併發症,比起足月寶寶更需要新生兒醫護團隊及父母的細心呵護,爸爸媽媽的心境與情緒也常常隨著寶寶病情的起伏而波動;看著當初巴掌大的早產兒一天天長大平安出院回家,心中的喜悅與成就感,難以言喻。其實早產兒出院後,另一大挑戰才要開始,但當愛無限延伸,用愛,將會撫育早產寶寶一瞑大一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25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擷取自Youtube畫面)   你常有以下的身體困擾嗎...?   1. 不論夏天或冬天,手腳都冰冷得像一支冰棒? 2. 25 歲後,初老症慢慢出現,走路、上下樓梯時,膝蓋都痠痛無比? 3. 血壓總是很高、每天頭昏腦脹、肩痠腰痛地過生活。 4. 容易心悸、喘不過氣,...

閱讀詳情 »

夏天解熱除了吃冰之外,利用五月至七月盛產的綠竹筍,做一道新鮮的涼拌竹筍也是個好選擇。東風《健康好生活》日前聊竹筍的主題時,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老師透漏料理小撇步,「如果家裡有竹筍出青時,煮起來可能帶有苦味,可以利用洗米水或是直接將放幾粒米進電鍋裡一起蒸煮,都能夠有效的去除苦味。」當季竹筍料理時,蒸煮會...

閱讀詳情 »

文/高寶書版 提供作者/蔡蜜綺、林怡慧 決定身高的幾個因素 「高、富、帥」已經是現在社會評價個人條件時,最常用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身材高䠷的人通常會與風度翩翩,甚至會和較有自信、能力較佳畫上等號。 暢銷書《決斷2秒間》(Blink)的作者葛拉威爾發現,《財富》五百大企業執行長的平均身高,高於一般美國男...

閱讀詳情 »

自我(原作者)有胸的那天起,它們就不那麼對稱。當然了,這種不對稱並不很嚴重,我不需要購買特殊胸罩之類的玩意兒。所以除非你看到我的赤裸上身,否則你可能永遠也不會注意到我的兩團胸部有任何形狀或型號上的差異。(圖片來源:bustle) 其實我對此倒是並不在意,但我很好奇致使它們不對稱的初始原因。我最近常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