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天過敏大發作 吃益生菌改善有用嗎?

春天過敏大發作 吃益生菌改善有用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春無三日晴、春天孩子面,道出春天可能在一天內就經歷晴陰雲雨,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說變就變!每年3、4月季節交替,是一年中的過敏高峰期,過敏門診患者往往暴增至少3成以上,常見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氣喘,尤其氣喘患者更容易發作而住院。
過敏分成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暨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醫師表示,過敏的致病機轉非常複雜,簡單分成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過敏體質的人若是接觸過敏原,如塵蟎、動物毛髮、絨毛玩具、地毯等,刺激人體引發一連串的免疫過敏反應,製造大量抗體,釋放過敏素,可能會導致氣管肌肉收縮、分泌物增加,出現咳嗽、胸悶、喘鳴等症狀;或是發生打噴涕、流鼻水、鼻涕倒流、鼻塞、鼻炎等症狀;也可能發生皮膚搔癢、起紅疹等。
其他一些非過敏原的刺激物,如溫差變化、乾冷的空氣、二手菸、病毒感染也會使敏感的鼻腔、氣管黏膜和皮膚發生過敏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春季和秋冬換季交際時,過敏特別容易發作的原因。
益生菌可發揮事半功倍效果
想要真正預防或改善過敏,醫界推廣「減少接觸過敏原、多運動(讓鼻子適應溫差)、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減少體內發炎物質產生);必要的時候使用藥物控制及治療。」譚健民醫師指出,此時再搭配益生菌,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益生菌不是西藥,不會有立即的抗敏、消炎效果,一般需連續食用抗敏益生菌8~12週,才能達到最大的輔助抗敏作用。
研究顯示,服用過敏性益生菌對於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亦有所裨益,目前常見抗敏益生菌株包括植物乳酸菌 2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8, LP28)、副乾酪乳桿菌33(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 LP33)、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等;譚健民建議,益生菌要能通過胃酸、膽汁鹽以及胰液的考驗到達腸道才具有其功效。此外,就所服用益生菌的數量而言,建議至少應含10億(1010)CFU/毫克以上,而多種不同菌株一起併用,亦顯出其有互補作用的成效。近些年來,在臨床上亦有經由大腸纖維內視鏡的檢查過程中,將上述益生菌直接順利灌注入大腸管腔內後,其中存在於懸浮液中含有益生菌的微粒,會立即黏附在腸黏膜上。由此步驟,可以避免益生菌因經由口服方式的途徑,而受到胃臟內強酸以及小腸內鹼性膽鹽及胰液的消化液的破壞,而無法達成全數移殖到大腸黏膜上的遺憾。
多吃富含Omega-3深海魚和抗氧化蔬果
以平常的飲食而言,譚健民醫師建議,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通常說過敏不能吃海鮮,但真正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是帶殼的海鮮和不新鮮的魚;所以,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如:鯖魚、鱈魚、鮭魚、鮪魚等,對於消炎、抗敏是有幫助的。另外,根據研究發現,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如炸雞、薯條、洋芋片等,會增加動物體內的發炎物質,致使發生過敏時出現更嚴重的發炎反應,應該避免食用。
譚健民醫師也建議多吃天然的抗氧化蔬果幫助於改善過敏,多吃富含植化素的食物如綠色蔬菜類、洋蔥、大蒜、洋蔥、蕃茄都具有抗發炎、減敏的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就醫方便,但仍有許多病友聽信偏方,延誤就醫,讓病情加重,其中又以「癌友應該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論點最為荒謬,專家表示,營養不良將降低免疫力,反而助長癌細胞蔓延生長。提醒癌友,務必補充營養,攝取優質蛋白質,始能對抗癌細胞。 「營養補給為癌症治療的重要1環」台灣腸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本土群聚相關本土案例,目前累計共19名患者。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2名病患重症在加護病房,也有患者開始在時陰時陽狀態,朝向解除隔離。另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立桃園醫院「清零計畫」將在3日、4日、5日陸續分批完成,確認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曾說台灣最快在今年3月將有新冠疫苗輸入,但現在仍不見動靜,外界懷疑有沒有可能「遲到」?,陳時中在記者會再次強調,有確定消息才會對外宣布,將持續透過各種管道接洽,並保證台灣冷鏈技術沒有問題。至於「晶片換疫苗」,陳時中則說各部會都會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今日本土掛0,新增三位境外移入。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外界仍十分關注,除了星期六多了4起本土案例,過去八天中有七天未新增。目前確診的19人中,除了案907當天確診過世,其餘還在醫院中,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當中有2位屬重症在加護病房,4位有輕、中症肺炎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