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智慧型手環正夯 但準確度夠高嗎? | 早安健康NEWS

智慧型手環正夯 但準確度夠高嗎? 早安健康NEWS

穿戴式裝置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電子產品,包括已正式販售的 Google 眼鏡(Google Glass)與蘋果 iWatch。在健康醫療領域上,具有健康記錄功能的智慧型手環是不可忽視的未來新星,它能記錄心跳、量測體溫、監控血壓、掌握睡眠品質等,較為知名的產品如 Jawbone Up 與 Fitbit,目前 Jawbone Up 已在台灣上市。

以 Jawbone Up 來說,外表與時下常見的裝飾型手環無異,但除了時尚造型外,它還能記錄配戴者的生理狀態,包括走路跑步的距離、消耗的卡路里,活動的時間以及強度等,此外還能監測睡眠時出現的微小動作,計算出入睡、淺睡和熟睡的個別時間,並用這些數據發展出智慧型鬧鐘的功能,能在最適當的時刻把人叫醒,讓人醒來後精神較佳。

智慧型手環正夯 但準確度夠高嗎? 早安健康NEWS

(圖片來源:Bob Elbert)

智慧型手環的推出,打破過去只有醫生、醫療儀器商才能取得生理數據的局面,市場調查公司 Juniper Research 預估,到 2018 年智慧型手環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0 億美元。

在這些琳瑯滿目的產品底下,除了實用、舒適、省電等廠商標榜的優點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數據到底準不準確、值不值得信賴,為此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進行一項實驗,評估市面上最熱門的 8 種手環產品的準確率。

智慧型手環正夯 但準確度夠高嗎? 早安健康NEWS

(圖片來源:Bob Elbert)

他們讓 30 名男性和 30 名女性同時配戴 8 種手環,接著進行 69 分鐘的運動訓練,包括 Wii 的網球遊戲、跑步與打籃球,另外還要求他們穿戴傳統醫療級代謝記錄器,最後將這些儀器量測的熱量消耗數據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大多數的誤差都在 10~15%,準確率相當不錯,以下就按照準確率列出實驗結果:

1. 表現最佳的當屬 BodyMedia FIT,誤差為 9.3%,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產品的精確度與實驗用的儀器相當,有可能是因為它是專門開發給醫療研究產業使用。

2. Fitbit Zip,誤差為 10.1%。

3. Fitbit One,誤差為 10.4%。

4. Jawbone Up,誤差為 12.2%。

5. Actigraph,誤差為 12.6%。

6. Directlife,誤差為 12.8%。

7. Nike Fuel Band,誤差為 13%。

8. Basis Band,誤差為 23.5%。

研究領導者衛爾克(Welk)表示,通常肥胖者會高估體能活動所消耗的熱量,因為對他們來說,運動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一般人也有類似的狀況,遇到喜歡吃的東西也會低估食物份量。而這項研究結果指出智慧型手環的數據不一定準確,因此在使用這些裝置時,必須理解也會有誤差產生,但它能幫助我們在量化自己的體能狀態時,有更好的憑據。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散裝食品標示產地,規範對象將擴大至所有食品販賣業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統菜市場、夜市、路邊水果貨車或攤販,未來「國產貨」與「進口貨」不再傻傻分不清楚!食藥署今(1)日預告新訂「散裝食品標示規定」草案,強制標示原產地的規範對象,一舉擴大到所有食品販賣...

閱讀詳情 »

▲7旬嬤罕見雙子宮併子宮內膜癌。(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74歲的阿嬤,停經20多年,過去2個月來,卻持續出現陰道出血,趕緊就醫,一照超音波赫然發現,竟是罕見的子宮畸形「雙角子宮」,且右側子宮腔裡疑似長出腫瘤,進一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進行微創手術及術後搭配放射線治...

閱讀詳情 »

▲慢性病風險「腰」注意,成年男性腰圍須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慢性病就占了5 項,體重過重、腰圍過粗及三高正是這些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但國健署調查卻發現,國內青壯族群5成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65歲以上更有3成...

閱讀詳情 »

▲過度訓練肌肉自律神經在作祟,瑜珈老師也鬧慢性疼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為了放鬆、解除身體硬僵與疼痛而學瑜珈,但一名42歲的瑜珈老師,卻因為近年來同業競爭大,擔心流失學生而不敢請假休息,結果過度訓練肌肉,惡性循環出現慢性疼痛以及焦慮、心悸、疲勞、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