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慧型步態訓練機 適用多種復健療程

智慧型步態訓練機 適用多種復健療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中風、小腦萎縮症、巴金森氏症、脊髓損傷等患者,需要進行步態訓練回復日常行走能力,但所需要的步態復健療程都不一樣;為此,陽明大學研發「智慧型步態訓練機」,一機就能設定客製化訓練處方,適用多種復健療程。

智慧型步態訓練機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副教授游忠煌,帶領研究團隊經過10年努力,研發「智慧型步態訓練機」,除了兼具現有常見平行桿及純機械式助行器、手杖優點外,更能依照使用者需求提供安全支撐,並適時移動讓患者自然行動,如同照護者一直陪在患者身邊。

具自動導引功能

游忠煌表示,目前的步態訓練機很難以一台機器符合所有使用者需求,尤其患者病情輕重度不同,訓練內容也因患者狀況而各有差異而「智慧型步態訓練機」具有自動導引功能,可根據治療師所設定療程進行步行訓練,包含時間、距離、下肢承重、懸吊支撐重量、抬腳高度、踏步位置等各項參數的調整,增加患者的復健效率與安全性。

醫療院所優先使用

游忠煌指出,「智慧型步態訓練機」目前將優先提供醫療院所使用,並透過雲端資料庫收集數據,讓醫療人員能更了解、更容易追蹤患者復健的進步情況,也將作為後續研發的參考資料,嘉惠更多病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李小姐46歲,2年內因為工作關係手需長期接觸水及清潔液,導致雙手手掌皮膚開始紅腫、搔癢、脫皮又粗糙,左手的中指及食指皮膚龜裂,即使使用了類固醇還是控制不佳,冬天傷口更是裂到深可見出血,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發現右手掌心起紅疹,伴隨一顆顆的小水泡,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教育部體育署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109)年12月1日起啟動之「秋冬防疫專案」,針對體育館、室內溜冰場、室內游泳池、保齡球館、撞球場、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等屬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修正發布「公共運動設施(含國民運動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張阿姨被診斷出糖尿病,她聽從醫師的建議開始積極運動,因此每天早晨都到公園散步,原本一天都能走上四圈,約莫2000公尺的距離。但最近張阿姨只走一小段路,就會開始腳痛,必須停下來休息。張阿姨發現自己走的距離越來越短,有次竟然走不到50公尺,就開始感到痠痛,雖然坐下來休息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65歲徐女士近半年左側肩膀疼痛,不但無法順利穿內衣,睡覺時得避開左肩疼痛處,甚至揮手角度幾乎只能平舉,赴醫檢查發現原來是關節沾黏及滑囊炎合併五十肩,所幸透過「關節囊擴張合併關節鬆動術」免開刀治療,大幅改善徐女士的生活品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