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

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3歲女性,常常覺得頭部和身體有發熱的感覺同時伴有出汗,此症狀已經困擾了她將近一年。每天大約會發作7次,每次流汗大約經過5分鐘會自動停止,經過中醫師的辨證治療,調整其身體虛弱的狀態,她發熱出汗的情況在服藥1個月後逐漸減輕。 

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楊添麟醫師表示, 更年期的發熱汗出症狀在現代醫學的認識裡,屬於心血管舒縮症狀。可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的下降,引發身體裡控制溫度的中樞,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進而引發不正常的熱能流失所致。文獻指出,發生的頻率可從停經前期的15~55%,上升到停經中期的35~70%。大多數會持續1至2年,少數人可持續長達5年以上。

治療採「瀉實補虛」 黃芩、人參調理

以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的發熱汗出,其病理存在「標實本虛」的一面。以「虛實」來分類,更年期的婦女所出現的發熱汗出、煩躁易怒屬於「實」。然而,此階段的婦女正值生理機能衰變的關鍵期,包括卵巢功能、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內分泌的失調與衰減,這即是屬於「虛」的一面。

因此,可依循著「瀉實補虛」的大原則來著手進行治療,但因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所以實際上還須考慮個體的差異,調整不同的用藥。常見的「瀉實」藥物包括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等苦寒藥。常用的「補虛」藥物包括黃耆、人參、仙茅、仙靈脾、熟地、當歸等。

更年期症狀雖不至於有生命危害,但卻會降低生活品質。楊添麟醫師表示,若能耐心的與醫師配合服藥調理,相信多數人的更年期症狀都能獲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害怕吃苦寒的藥物,而拒絕服用,這樣就容易錯過緩解症狀的機會;建議若服用後真的覺得不舒服,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令人期待的暑假又來臨了!炎炎夏日,每日的天氣溫度逐漸高升,然而,對皮膚最具棘手的惡魔就是可怕的紫外線,若沒有做好防曬,不僅會使我們的皮膚老化、曬傷、變黑等,甚至有皮膚癌的風險。如果一定要外出,可穿著棉、麻材質,或是淺色能兼顧防曬與涼爽的衣物來打扮,以防成了小黑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暑假到,許多同學宛如脫韁野馬,準備逛街、唱歌大玩特玩,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最想瞭解講座主題以「兩性交往與愛情」,其次為「自身安全、避孕相關議題」。國民健康署呼籲青少年朋友,應掌握「交友不隨性」、「要保持清醒」、「要勇敢說不」、「需尊重界線」及「使用保險套」5原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位,依據衛生福利部106年6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5年有2萬0,812人死於心臟疾病,較104年增加8.4%。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急救教育訓練及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期望掌握4至6分鐘「黃金救命時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量量3個月大時父母發現他趴著無法抬頭及手腳無力很少動,6個月大時被醫師診斷為脊髓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簡稱SMA)。量量父母不忍心讓量量接受氣切手術,在積極學習SMA標準呼吸照護技巧後,帶著插著氣管內管及鼻胃管的量量與呼吸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