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曾經捐血、打針過的人一定要看!「這件事」醫生一輩子都不會告訴你,最後竟然都會...

曾經捐血 打針過的人一定要看!「這件事」醫生一輩子都不會告訴你,最後竟然都會...

翻拍自新浪博客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看病越來越方便了,並且還有很多人只要出現身體不適,就會去醫院輸個液,認為就好了,不知道是他們的心理作用,還是就診的好了,真是的依賴性太大了,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人看病基本沒有輸液的。而我國醫院出於經濟利益考慮,不開輸液的醫生無法在醫院立足。這篇文章詳盡說明了危害所在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

 

現在還有的很多的小型的診所,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不管您是身體真的不適,還是假的不適,都會讓你去輸液,這樣不僅安慰了您的心理,他們也達到了營利的目的,就是抓住現在人的心理而進行的舉措。

 

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

 

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

 

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我國已成了重災區。國內外醫學專家呼籲:「醫生在選擇用藥時,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原則」。如醫生違背這一原則,濫用輸液,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文章導讀

 

其實沒有目的的輸液是非常的不對,很多人都是會強行將某種藥物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後再往人的血液中灌輸的輸液,這個危害性是比吃藥大的要多的,所以說千萬不要去醫院就輸液的,會給您帶來很多不利於健康的後果的。

 

臨床發現「吊瓶」中加入的藥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劇增。「吊瓶」中如合用七種藥物,其毒副作用就會增加50%以上。

 

有些藥物配合不當,進入血管可發生化學反應性沉澱。例如氨苄青黴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聯用,可呈現棕色沉澱。有的醫生常大量為病人輸注維生素C。其實連續大量輸注維生素C,可使病人出現中毒反應。濫打「吊瓶」的輸液反應也很嚴重。

 

6個醫療單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輸液反應,其中死亡7例。

 

輸液反應輕者頭痛、低燒、藥疹、心慌,重者高燒、寒顫、關節痠痛、煩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濫打「吊瓶」還可造成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

 

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一毫升藥液中含有這麼多微粒,那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

 

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

 

 

 

文章整理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大部分人都知道,臉部膚色足以反應內在情緒及身體狀況,例如開心時臉部紅潤飽滿、虛弱時面色蒼白,但手掌顏色呢?你知道透過手掌顏色的變化也能判斷身體狀況嗎?每日健康這次特別請到汾陽中醫診所院長郭威均中醫師來教大家看手辨健康! 從指甲判斷健康 郭威均...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不少人都有洗完澡後「挖耳朵」的習慣,但是,用棉花棒、耳耙子挖真的能把耳朵清乾淨嗎?更危險的是,聽說挖耳朵可能會把耳膜挖破?甚至導致聽力受損?針對清潔耳朵的問題,每日健康這次特別請到雙和醫院耳鼻喉科賴盈達主治醫師來教我們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每日...

閱讀詳情 »

手術室對很多人來說既神祕又可怕,在這個密閉空間裡,曾經發生那些讓人傻眼、無奈、憤怒的事情呢?明(5/1)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手術室36禁區!揭開手術室神秘面紗!」邀請到伊正、李亮瑾、全嘉莉,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詹景全、糠榮誠、薛惠珍、李姿瑩、王仲祺、王孟祺...

閱讀詳情 »

威而鋼等壯陽藥,不可併用硝酸鹽類藥物 近年來,藍色藥丸威而鋼(Viagra)掀起一股旋風,不少民眾不論是否有性功能障礙,想藉以倍增雄風,從親朋好友或其他管道取得,而非經由醫師專業評估開立處方擅自服用,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尤其心臟病患者。除了可能買到偽藥外,若平時即服有降血壓藥物,則可能導致血壓過低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