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棒的「養肝」方法,不用花一毛錢!每天按一按,真的感覺到肝變好!

最棒的「養肝」方法,不用花一毛錢!每天按一按,真的感覺到肝變好!

 

(翻攝自aboluowang batanga,下同)

肝臟是最忍辱負重的人體器官,情緒上的壓力、抑鬱、過勞、發怒,傷害的都是我們的肝……所以,春天最忌諱跟自己過不去!

「氣生百病」,情志失調、疏泄失常會致肝鬱氣滯、氣血紊亂、經絡不暢。

很多男性性功能下降的癥結非「腎虛」,而是「肝鬱」;而更多女性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背後的原因也是肝鬱。

因此,春天要養肝和疏肝。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

趁勢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而過於補肝又怕肝火過旺,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易損傷肝臟。

肝不易受補,它最需要疏理、調通。

不花一毛錢的養肝方法如下:

最棒的「養肝」方法,不用花一毛錢!每天按一按,真的感覺到肝變好!

肝俞穴

定位:肝俞穴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可以先確定肩胛下角,兩肩胛下角連線與脊柱的交點為第7胸椎,往下數兩個胸椎為第9胸椎。

按揉方法:取穴時以局部按壓有酸脹微痛感為準,用力不可過大,手法要輕柔緩和。每次持續10秒左右再放開,然後再按,時間以5分鐘為宜,每天1~2次,比如起床時或者睡覺時。當然,如果你覺得麻煩,還有一個偷懶的方法,那就是用背部撞牆,離牆根10~15厘米處站立,撞個5-10分鐘也可,只不過效果肯定沒按摩好。

最棒的「養肝」方法,不用花一毛錢!每天按一按,真的感覺到肝變好!

(圖片翻攝自360doc)

行間穴

定位: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按揉方法:按揉行間穴時可以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按揉右側穴位,每次1到5分鐘,反之亦然。以感到穴位處酸痛為佳。

 

太沖穴

定位: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應手(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按揉方法按揉太沖穴時可以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按揉右側穴位,每次1到5分鐘,反之亦然。以感到穴位處酸痛為佳。

最棒的「養肝」方法,不用花一毛錢!每天按一按,真的感覺到肝變好!

(圖片翻攝自baike.baidu)

膻中穴

定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按揉方法:按揉膻中穴時可以取坐位,用拇指按揉穴位,每次1到5分鐘,反之亦然。以感到胸中豁然開朗為佳。

via-aboluowang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陳彥甫(聯合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 骨質疏鬆 主要對症蔬菜: 莧菜、芥藍菜等 人體有99%的鈣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錯誤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導致鈣流失,例如平常攝取過多蛋白質、磷、纖維質、草酸及植酸等,都會造成鈣的流失。 另外,過量的咖啡因及酒精、過度節食、缺少日晒等,也會讓鈣質流失。 老年人...

閱讀詳情 »

天熱高溫,真的會熱死人!有的人因為脫水心臟跳好快,也有的人是虛弱無力,以為只是中暑,其實這一些都是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中醫師建議,夏天護心,可以拍打肺經、心經和心包經,活化免疫系統、穩定心臟節律,以及喝生蓮藕汁,有助預防心臟血管的脆化。 高溫恐增加心臟負荷 未補充水分易心肌梗塞 當炎炎夏天出現暈眩、昏...

閱讀詳情 »

夏日炎炎,最近發現雙腳特別容易水腫嗎?許多人認為夏天天氣炎熱、出汗量大,應該比較少發生水腫的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夏天如果吃太多冰冷食物或熱到懶得動,都可能形成「易水腫體質」。對於下半身虛胖的困擾,中醫師建議學習「三陰經拍打法」。 太陽公公火力大開,全台各地氣溫飆升,台灣淪為「燒蕃薯」,許多女生無法...

閱讀詳情 »

拉肚子不是小事!天氣熱,大家愛吃冰冷的食物,甚至愛吃生猛海鮮,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壞肚子,鬧腹瀉、腸胃不適。身體經常會有一點小問題,這時不能忽略,因為小問題可能代表著身體裡存在大隱患。營養師提醒,吃生冷後拉肚子的解方,不妨喝一杯「薑絲綠茶」調理。 長期腹瀉未改善 小心有腸道息肉風險 有的人將腹瀉視為排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