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視產後憂鬱 媽咪的塑身不能等

正視產後憂鬱 媽咪的塑身不能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迎接新生命到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荷爾蒙變化卻使孕婦皮膚變差、身材變形,甚至影響心理,導致產前或產後憂鬱,事實上只要用對方法、選對產品,就能甩開疲態,做個自信俏媽咪!

全方位產後照護有學問

懷孕1~3個月膚質改變、色素沉澱,4~6個月開始長斑、落髮,體態明顯變化,不該長肉的地方也胖了,7~9個月更浮現妊娠紋,下肢水腫、子宮頻繁收縮。

台北知名婦產科診所院長陳保仁醫師表示,生理變化讓孕媽咪自覺外表大不如前,更擔心產後恢復不理想,若是不善於調節情緒,可能引發一系列生心理和行為變化,「大家以為只要坐月子就可改善,但產後照護除了提供舒適環境、協助哺育母乳外,關於產後憂鬱關鍵期14天、身材改變、私密處鬆弛衍生的親密關係改變或漏尿,孕斑甚至落髮,這些以往醫療不重視的『皮毛問題』該如何面對呢?」

不是瘦不下來 是用錯方法

產後憂鬱沖淡了生育幸福感,新手媽媽無所適從,照鏡子發現自己「變胖、變老、變醜」還有寶寶哭鬧不休時,尤其感到煩躁,典型癥狀包括突如其來的疲憊,焦慮失眠,暴飲暴食後又懊悔不已。

陳保仁醫師分析,若想產後恢復得輕鬆一些,建議孕期控制在增加8~10公斤為理想狀態,少量多餐可減少孕吐不適,也避免身體吸收熱量速度過快。

因飲食增加的內臟脂肪容易減,皮下脂肪才是塑身難題,產後孕肚消了,小腹與象腿卻屹立不搖,再怎麼努力節食、運動也無法消除,陳保仁醫師建議產後婦女做完月子後,透過「冷凍減脂」雕塑,重拾笑容。

陳保仁醫師分享一名38歲婦女的經歷,該名婦女剖腹產後4年半,職場與家庭兩頭燒,工時長,還要照顧小朋友,沒時間運動,停餵母奶後,嘗試以飲食控制身形,始終回不到產前狀態,面對最在意的手臂、腰腹、大腿、背部脂肪囤積問題,曾想過抽脂,一想到副作用就無法下定決心。

定期回診期間,與醫師討論到產後恢復,醫師建議運用非侵入式冷凍減脂科技雕塑,搭配專業身形評估,她做了腰腹部療程,3個月內體重無改變,穿衣服卻明顯感覺肚子平坦、腰線明顯,穿得下小一號的T恤,滿意又開心,已開始規劃背部療程。

美國原廠冷凍減脂保障安全與效果

脂肪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能減少皮下脂肪數量的唯有抽脂手術及冷凍減脂,前者必須承擔動刀風險及術後照護,陳保仁醫師表示,產婦剛經歷完生產考驗,實在不需要再為塑身費盡千辛萬苦,相較於抽脂手術的較高風險,冷凍減脂不需麻醉、過程無痛感、免動刀、無手術恢復期,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塑身,選擇獲FDA認證的美國原廠儀器保障安全與有效性,做完月子就可進行療程。

美國原廠冷凍減脂儀器擁有Cryolipolysis(中譯冷凍減脂)專利,精確針對脂肪細胞作用,減少皮下脂肪細胞數量,搭配專利抗凍凝膠片、恆低溫控制技術、智慧溫度感應器,防止肌膚凍傷,只需一個午茶時間的療程中,可依照個人喜好觀賞電視節目、閱讀、小睡片刻,舒適無壓力。

透過美國原廠冷凍減脂療程一次能減少25%脂肪層厚度,因脂肪細胞數量過了青春期就不再增加,只要後續不過度發胖,就能享受持久雕塑效果,不必擔心皮下脂肪又找上身。

陳保仁醫師補充,美國原廠冷凍減脂除了有效減少脂肪,更可改善產後婦女在意的「脂肪鬆散」問題,使組織緊密,相較於其他療程,效果更為彰顯,是產後塑身極佳選擇。

慎選清潔與保養品防落髮、抗斑點

陳保仁醫師也對常見的落髮與膚況問題提出建議。受壓力影響,許多產後媽咪掉髮延長至一年,孕期補充足夠蛋白質與鐵質可維持頭皮健康,選擇不含藥性及雌激素、含胜肽成分的洗髮精,可幫助調理頭皮、強健髮根。

至於孕期皮膚出油量增加,導致粗糙、長痘及毛孔粗大,保養品成分越單純越好;荷爾蒙改變也易產生黑斑、雀斑,切記做好防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冬季是容易發胖的季節,想要減肥瘦身,首先要清腸排毒,那麼這些清腸排毒食譜,你可千萬不能錯過!清腸排毒食譜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可以清腸排毒的九道食譜,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1、蕃薯粳米粥 原料:蕃薯200克、粳米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蕃薯洗淨,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為粥,待粥將熟時...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eatonhand)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但是,很多「早起族」往往起床難,尤其寒冷的冬天,誰不希望能在被窩裡多待一會兒?賴床真的就只有壞處嗎?有沒有辦法讓賴床健康起來呢? 小九是典型的「賴床族」,尤其是冬天,簡直恨不能「冬眠」。早上哪怕已經醒過來,也要在床上再...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medicinenet) 作為一個健康行業的從業者,經常遇到同行表示:這個話題我們早做過。那是事實,但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健康謠言也都是老面孔,他們不斷出現,始終有人相信。 所以要做健康科普,不斷重複做過的事、重申說過的話,是在所難免滴。 肥胖會致癌,肥胖會致癌,肥胖會致癌!重要的事情...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medicaldaily) 出大事了!大學生精子質量堪憂!最近,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表示,從精子庫記錄來看,作為捐精「主力軍」的大學生族群,精子質量合格率9年間從45.9%下降至17.9%,降幅達到60%,並強調「大學生健康狀況或許是當今社會整個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