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溫愈低愈危險! 每6.6分鐘1人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日夜溫差大,三高疾病患者、老年人嚴防中風!據統計,國內每6.6分鐘就有1人罹患中風,去年8萬名中風患者,台北市就有1186名死亡。醫師指出,天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三高疾病患者、老年人特別要注意。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秘書長尹居浩表示,國內民眾中風類型以缺血性中風最多,占7成,其他原因如腦出血、暫時性腦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各占1成。根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心房顫動患者在秋冬時節較易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心房顫動患者約有3分之1會出現中風,比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風險、2倍死亡風險。

尹居浩強調,若能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殘障健康。

「氣溫愈低、溫差愈大,腦出血較容易發生!」尹居浩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中風,65歲中風機率是40歲的2倍,75歲增加為4倍,85歲則高達8倍,其中男性中風機率又高於女性。

台北市衛生局提供預防中風健康6秘訣,包括每周運動150分鐘;維持正常體重成人標準BMI指數為18.5至23.9;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不熬夜、不抽菸、不過量飲酒;維持理想血壓120/80mmHg以下;年滿40歲至65歲每3年1次健康檢查,65歲以上每年1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年67歲的李金寶,139公分個子嬌小的她,是大家口中的活寶志工,人人稱她「阿寶師姊」。時常能見到她的身影穿梭在醫院各角落,只要哪裡有需要,她就往哪裡去,完全看不出來她曾因急性腸阻塞,切掉25公分腸子,加上痛風後引發手指關節變形、腰椎椎間盤突出、肝及胃臟等疾病。人生無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5歲的姚姓女子飽受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及腰痛的困擾,近日在朋友建議下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姚女身體結構異常,右腎比常人多了一套輸尿管。姚女也表示約8、9年前曾經檢查出泌尿系統結構異常。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須注意身體結構問題藥物治療後改善姚女泌尿道感染問題,日後定期追蹤觀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以往腫瘤長在臉上,開刀難免留下疤痕。北榮發表結合微創、導航、3D列印的「3合1手術療法」,成功幫助一名18歲臉部長腫瘤的病患,精準切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不但咀嚼功能不受影響,臉上也幾乎無疤。傳統顎顏面手術 影響功能、顏面留疤收治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感到胸痛、胸悶、冒冷汗,都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也是一般人的認知;若是發生在更年期婦女身上,症狀可能大不同。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的心臟病症狀較為非典型,包括牙痛、頭痛、失眠、噁心、嘔吐,都要特別留意。2.3萬名女性 死於心血管疾病根據105年國健署資料顯示,女性因高血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