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水果太甜!可能注射糖水?

大家有沒有覺得現在的水果甜度爆表,反而酸味難尋?坊間流傳水果很甜是注入糖水的說法,可能嗎?有點難以置信呢!
水果太甜!可能注射糖水?
台灣號稱「水果王國」,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將近9成的人吃不到衛福部建議的每天2份水果,建議大家每天至少吃2種、約2個拳頭份量的水果,廣泛攝取膳食纖維、多酚、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但有人對水果太甜、快速熟成感到疑慮,懷疑使用不正常的方法種植,農委會表示,坊間流傳水果很甜是注入糖水的說法並不可能,而使用「催熟劑」對人體無害,民眾不必多慮。

 

水果變甜,應是技術進步》

近年許多水果甜度爆表,例如鳳梨,無論哪個品種,甜度均比以往高了很多,因此有人質疑是打了針、注入糖水或是其他不自然的方式栽培?農委會表示,水果若注入糖水會形成傷口,一旦微生物由傷口侵入,並利用糖水繁殖,水果將腐敗更快,因此這種傳聞是不可能的。

 

農委會指出,多年前曾有柳丁農施用退酸劑,但只是降低酸度,也無法提高糖度、讓果實變甜;攸關甜度的技術包括肥培管理及水分控制,在農業改良場不斷試驗、農民積極研究下,水果品質及甜度才能大幅進步。

水果太甜!可能注射糖水?
水果後熟快,催熟劑很安全

此外,許多民眾也質疑「催熟劑」的安全性,農委會表示,早期人們將青綠的芒果或香蕉放在米缸裡,2~3天後,陣陣果香便撲鼻而來,而這就是所謂「催熟劑」的作用。

 

農委會表示,水果使用的「催熟劑」,即可以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的相關化合物,而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香蕉、木瓜及芒果等水果,若不經過催熟,因後熟過程緩慢,將造成消費者食用不便,因此業者裝箱時通常會放入少量電石,使果實在輸運過程逐漸熟成,對人體並無害處。

 ►看更多:哪些水果需要催熟?乙烯催熟有沒有關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在疫情一開始,即是以冠狀病毒會「人傳人」的角度進行整備及超前部署。(圖/記者湯佳玲攝)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美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台灣在去年12月31日即試圖警告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肺炎人傳人現象,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24)日指出,台灣在疫...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中兩國發言人近日隔空交火,互批對方掩蓋疫情,意外扯出台灣早早就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示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證實此事,指去年12月31日就向WHO詢問、提醒這件事,但僅得到「收到了」回覆,他強調,當...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確診總數來到215例,而新增境外移入病例中,有2名外籍人士,其中案196的50多歲美國籍男性,曾有泰國、德國、保加利亞、美國旅遊史,是在來台轉機途中突...

閱讀詳情 »

什麼是「徒手療法」? 徒手療法是每一個會動的人都會做的自主復健動作,所以它是非常本能且生活化的動作。例如:你覺得脖子卡卡、肩頸痠痛,很自然就會轉轉頭,朝痠痛處捏捏肩膀;搬東西過重或手臂痠痛太頻繁,就會自己按按揉揉;坐太久,起來伸個懶腰,這些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徒手療法。 隨著人的痠痛利用手開始整復,慢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