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蕁麻疹 中醫調體質對症下藥

治療蕁麻疹 中醫調體質對症下藥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29歲的洪小姐,近半年來只要在較熱的環境,就容易全身發作膨疹、發癢,而且褲帶、內衣肩帶、襪子鬆緊帶等皮膚受壓的部分也會出現紅色膨疹,嚴重時會有眼腫、唇腫的情形,頻率約每2到3天發作一次。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王瑜婷表示,這類症狀被稱為「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20%,女性好發率為男性到2~3倍。目前治療蕁麻疹,可透過中醫兼顧症狀控制與體質調理,達到治本之道。
蕁麻疹就是台語俗稱的「起清膜」,發作時皮膚會出現像是蚊子叮咬後膨起的疹塊,且疹塊會逐漸增加相互融合,伴有熱癢感。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是由肥大細胞釋放抗組織胺,造成淺層真皮的血管擴張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若發生在真皮深層和皮下組織,就會出現血管性血腫,病人會有唇腫、目腫或手掌腫,嚴重者會出現喉頭水腫,導致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蕁麻疹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在6周內因藥物、食物、感染等因子引起的過敏反應,為急性蕁麻疹;反覆發作超過6周者,屬於慢性蕁麻疹。約有4成5的慢性蕁麻疹起因於自體免疫問題,但約有7成的病人原因不明。根據台灣研究顯示,約有7成以上的慢性蕁麻疹病人,大多受長期心理壓力困擾,並有失眠問題。雖然蕁麻疹沒有感染性,但可發生在所有年齡層,台灣的盛行率約20%,且女性好發率為男性2到3倍。
治療部分,西藥臨床第一線為抗組織胺,第二線必要時會使用類固醇,但恐有治標不治本的問題。中醫角度認為,蕁麻疹的起因是素體體質有偏差、抗病能力差、氣血虛弱,因此受到外邪侵犯、飲食不當、情緒變動或抑鬱,造成體內陰陽氣血失調,應從調整體質做根本改善。生活中要避免急性蕁麻疹,應忌甲殼類海鮮、醃製品、堅果類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22

相關推薦

一般認為,適當的吃些香蕉的確是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的,但是食用香蕉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說如果食用的香蕉還未充分成熟的話,那麼不僅不得利於通便,甚至還有可能會加重便秘的嫌疑。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中通常都會含有鞣酸,會有抑制腸胃正常蠕動的作用。 所以說便秘時能不能吃香蕉,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事實上關於便秘...

閱讀詳情 »

一說到零食,多數朋友都會想到薯片、鍋巴、雪餅、爆米花、豆干等一些超市裡隨處可見的休閒零食。蜷在沙發里一邊吃零食一邊看電視是很多朋友熱衷的生活方式,覺得無限愜意。還有很多office lady 喜歡辦公桌上抽屜裡放各種零食,休息時,邊聊天邊享用。吃完後又會深深的內疚,剛剛吃了那麼多能量,會長多少肥肉啊...

閱讀詳情 »

     女人如果有眼袋,就會給已衰老的印象,而過度膨出的眼袋,會將下眼瞼推向內翻,引起倒睫、流淚。很多女人都在不遺餘力地和眼袋進行對抗,去除眼袋,擁有美麗雙眸是很多女人的願望,有人通過手術去眼袋,有人通過購買昂貴的美容用品或營養品去眼袋。那麼,有沒有健康實惠,通過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規律運動的好處多多,不但可預防疾病,亦可作為體重控制的好方法。其中,健走是簡單又生活化的運動,在住家周邊即可進行,更重要的是每天走路1萬步,就可以消耗300大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為南港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結合推動生活化運動社區以及肥胖防治的營造,與南港社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