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七種最易轉變為癌症的疾病!

 

注意:七種最易轉變為癌症的疾病!

 

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人一旦患上某種病,就害怕與癌症扯上關係。這雖然有些杞人憂天,不過一些常見病的確與癌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肝炎

雖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夠久,最終都會患上肝癌”聽起來有點絕對,但它的確是肝癌的最主要誘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須定期檢查,以早診早治。

  2.糖尿病

有研究者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比較明顯的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胰腺癌等。對此,專家分析認為,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另外,有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島素水平的降糖藥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

  3.慢性潰瘍性疾病

口腔潰瘍、胃潰瘍十分常見,許多人常常不將這些“小病”當回事。但羅榮城表示,慢性潰瘍長期存在可能發生癌變。一般的口腔潰瘍,經過適當治療,7~10天就能痊癒,但如果同一處潰瘍數週甚至一個月還不見好,就可能和口腔癌關係密切了。 “胃潰瘍也是這樣,如果反復發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損刺激,就可能會惡變,發生胃癌。

  4.宮頸糜爛

調查發現,有宮頸糜爛的女性,宮頸高度病變發病率顯著高於無宮頸糜爛者。專家指出:“宮頸癌症狀與宮頸糜爛表現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需要格外警惕。”

  5.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年齡、性別和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有關。統計顯示,女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單個甲狀腺結節,更偏向為惡性,因此如果發現甲狀腺有腫塊,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6.​​胃腸道息肉

許多胃腸道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尤其是腺瘤性結腸息肉,癌變率更高。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專家指出,胃腸道息肉癌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大小、類型、數目等,一經確診即應治療。

  7.乳腺囊性增生

據統計,腺瘤樣增生長期不癒的病例中,約20%可惡變,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會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有無癌變。

相關推薦

日前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癌症基金會近期再公布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正值社會新鮮人的青壯年,以甲狀腺癌和乳癌為多。台灣廿至卅歲的社會新鮮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大類別竟是甲狀腺癌。現在就讓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帶著大家來了解,到底平常該怎麼保養,以及該補充那些營養素來保養...

閱讀詳情 »

許多年長者都會面臨聽力減退的問題,採用助聽器可以幫助放大外界音量,讓長者改善聽力不佳的問題。然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陳錦國主任說明,助聽器也需要日常保養,才能延長使用年限。此外,方宣燁醫師也提醒,助聽器多採用電池通電,提醒長者也要留意助聽器電力是否充足,才能確保聽覺品質。  不少...

閱讀詳情 »

花生是很常見的零食食材,不管是花生醬、花生酥、花生糖等花生製品,還是炒花生、五香花生、水煮花生都一樣順口好吃,往往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然而,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提醒,花生在營養分類上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食材,熱量偏高,提醒民眾應留意食用量,以免吃進過多熱量。  花生的滋味豐富,常用以作為許多零...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尿液是青春與否的窺探窗口?通過尿液可以知道你的身體年齡?至少在中國科學家的眼裡,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2月27日發表於《老齡化前沿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鑒定出尿液中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濃度升高的天然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解釋道,這種存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