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七種最易轉變為癌症的疾病!

 

注意:七種最易轉變為癌症的疾病!

 

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人一旦患上某種病,就害怕與癌症扯上關係。這雖然有些杞人憂天,不過一些常見病的確與癌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肝炎

雖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夠久,最終都會患上肝癌”聽起來有點絕對,但它的確是肝癌的最主要誘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須定期檢查,以早診早治。

  2.糖尿病

有研究者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比較明顯的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胰腺癌等。對此,專家分析認為,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另外,有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島素水平的降糖藥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

  3.慢性潰瘍性疾病

口腔潰瘍、胃潰瘍十分常見,許多人常常不將這些“小病”當回事。但羅榮城表示,慢性潰瘍長期存在可能發生癌變。一般的口腔潰瘍,經過適當治療,7~10天就能痊癒,但如果同一處潰瘍數週甚至一個月還不見好,就可能和口腔癌關係密切了。 “胃潰瘍也是這樣,如果反復發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損刺激,就可能會惡變,發生胃癌。

  4.宮頸糜爛

調查發現,有宮頸糜爛的女性,宮頸高度病變發病率顯著高於無宮頸糜爛者。專家指出:“宮頸癌症狀與宮頸糜爛表現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需要格外警惕。”

  5.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年齡、性別和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有關。統計顯示,女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單個甲狀腺結節,更偏向為惡性,因此如果發現甲狀腺有腫塊,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6.​​胃腸道息肉

許多胃腸道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尤其是腺瘤性結腸息肉,癌變率更高。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專家指出,胃腸道息肉癌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大小、類型、數目等,一經確診即應治療。

  7.乳腺囊性增生

據統計,腺瘤樣增生長期不癒的病例中,約20%可惡變,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會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有無癌變。

相關推薦

國際電音盛事「Road to Ultra:Taiwan2020超世代音樂節」今天將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沒想到傳出外籍DJ在居家檢疫期間「共處一室」。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依據《傳染病法》58條每人罰1萬。這場國際電音盛世,主辦單位邀請國外大咖電音DJ來台表演,不過有表演者在居家...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99至601),分別自菲律賓、印尼及克羅埃西亞入境。莊人祥表示,案599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年2月上旬至菲律賓探親,10月29日返台,入境迄今無症狀,11月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檢驗結果有...

閱讀詳情 »

日本東京今日通報,新增352起武漢肺炎(COVID-19)病例,已是連續四天超過300人確診,目前東京的患者總數為3萬4496人。(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北北基宜蘭大雨特報 周日起天氣轉趨穩定 快新聞/WHA復會國際挺台聲量再創新高 外交部致謝 快新聞/北宜公路2處坍方 騎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個寶寶,準媽媽們總是擔心在懷孕期間需要吃甚麼來補身體嗎?懷孕要特別注意什麼?怎麼吃才能確保寶寶健康?什麼徵兆是要生產了?別擔心,這些問題的答案,通通能在國健署特別製作的「好孕日記」裡找到最實用的好孕撇步,在孕期的4階段中用快樂的心情孕育健康的寶寶。 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