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日前墨西哥一項研究指出,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所以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報導一出,讓不少人大大吃驚,不過皮膚科醫師則進一步表示,頻繁洗澡並不會導致皮膚癌,不過洗澡時一定要記得把沐浴乳沖洗乾淨,不然會造成皮膚的傷害,而對於多數民眾而言,究竟可以忍受多久不洗澡?及平均所需要的洗澡時間是多久?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3/09/21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查。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首先探討「請問您能忍受多久時間不洗澡(最大限度)」?結果顯示46.2%的民眾表示能夠忍受「2~3天」,46.0%的民眾最大限度則是「1天之內」不洗澡,另外可以忍受「超過一個禮拜」、「4~5天」及「6~7天」不洗澡則是分別各占3.2%、3.2%和1.4%的比例,不難推測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悶熱及潮濕的關係,需要每天洗澡保持清爽;約半數民眾雖然 1天之內不洗澡還能忍受,不過共約九成二的民眾最多只能忍受三天內不洗澡,相反地,能夠忍受四天以上不洗澡則僅占不到一成的比例,僅拿下7.8%的數據。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性別不同則可以看出,女性整體而言相對男性較不能夠忍受多天內不洗澡,因此在表示能夠忍受超過2天以上不洗澡的比例,相對低於男性。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從年齡判斷,年紀愈輕則相對較不能忍受多天內不洗澡,尤其「19歲以下」者,日間活動或許較為活躍,容易流汗,所以多數此年齡者只能忍受「1天以內」不洗澡。相對地,年紀愈大,像是「50歲以上」者則是較可以忍受多天內不洗澡。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另外若是再針對洗澡時間進行調查,多數民眾表示平均洗澡時間為「11至15分鐘」,占28.7%的比例,緊鄰其次,25.7%的民眾則表示洗澡時間約「6至10分鐘」,排名第三則是20.9%的民眾,洗澡時間為「16至20分鐘」,至於表示平均洗澡時間為「21至30分鐘」、貴妃澡「超過30分鐘」或是戰鬥澡「5分鐘以內」則分別僅有占12.4%、7.8%和4.5%的比例,可以了解約七成五的民眾,平均洗澡時間為6至20分鐘。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從不同性別再進行調查,不意外地發現女性相較男性而言,平均的洗澡時間較長,表示洗澡時間超過16分鐘,女性所占比例皆較高於男性,相反地,洗澡時間若是15分鐘以內,則男性所占的比例皆高於女性。多數女性洗澡、洗頭,或許偶爾還會趁洗澡時間敷臉、去角質等,所需要的時間相對拉長,整體而言比男性需要較長的時間洗澡。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至於從婚姻狀況進行分析則可以了解未婚者相對會花較長的時間洗澡,因而洗澡時間超過10分鐘以上,所占比例皆高於已婚者;反之,已婚者則是相對會花比較短的時間洗澡,多數的已婚者洗澡時間為10分鐘以內,洗澡時間相對而言大為濃縮,或許因為有更多家務需要處理,所以不會花較多時間來洗澡。

 

 

 

洗澡習慣比一比?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

 

 

 

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5~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872份,調查時間為2013/9/21,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3.32%。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相關推薦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台灣自74年開始推廣新生兒篩檢,以期能及早察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國健署已於今 (2019) 年10月起正式擴大新生兒篩檢項目至21項,提醒家長應積極配合進行篩檢,以保障嬰幼兒的健康。  懷胎十月,每個家長都希望誕下健康的寶寶;然而,有些新生兒...

閱讀詳情 »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也是全世界婦女最常見的癌症。 幾日前,資深配音員蔣篤慧(曾配音蠟筆小新、火影忍者…)正因子宮頸癌而逝世。 有什麼方式能夠避免子宮頸癌,讓女性不再憂心忡忡?   【氘濃度下降對子宮頸癌的癌細胞增殖、侵襲能力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廣東醫學院中...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住院醫師今年9月適用勞基法,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21)日召開記者會指稱,接獲不少申訴,國內有多間醫療院所趁機「大砍既有福利」,甚至曲解工時上限為工時下限,納入勞基法後反而福利更差、工時更長,形同「惡搞」住院醫師。對此,衛福部說,...

閱讀詳情 »

▲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反而出現「大砍福利」的現象。(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住院醫師今年9月開始納入勞基法,新制上路超過1個月,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2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點名國內多間醫療院所趁著新制上路「大砍優於勞基法的既有福利」,甚至曲解工時上限為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