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潮濕梅雨季,溫薏仁湯為體內除濕

梅雨季節來臨,高濕高溫的氣候型態,讓人覺得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出現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盟珠表示,外在濕氣嚴重會加重人體內濕,不妨吃些溫薏仁湯或四神湯,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潮濕梅雨季,溫薏仁湯為體內除濕
外在濕氣易滲透人體

黃盟珠醫師指出,中醫學將自然天候中影響人體的致病因素分為「風、火、暑、濕、燥、寒」,其中濕最易滲透人體。初夏梅雨時節,氣候高溫高濕,造成汗液蒸發受阻、散熱功能下降,因此外在濕氣嚴重也會造成人體濕氣大增



她表示,體內濕氣過重,人會覺得倦怠、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甚至導致腸胃炎,由於空氣中相對濕度增加、體內氣血循環不良,導致水分滯留,加重過敏性鼻炎、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水腫腳氣、關節病變、婦人白帶等症狀。



四神湯有助於健脾化濕

黃醫師表示,要去除體內濕氣,除由醫師辨證用藥外,還需改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宜清淡適量;酒、牛奶或不易消化的油膩食物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冰品、涼飲或涼性蔬果等會導致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應該少吃,同時適時少量、多次補充溫水,不僅止渴,也能避免助濕傷脾



黃醫師建議,平時可飲用摻加少量冰糖的溫薏仁湯,利尿、除濕;偶而食用四神湯,也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運動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此外,運動可紓解壓力,活絡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均有助於氣血循環、幫助水分代謝;平時應減少暴露於潮濕環境中,例如不要睡地板、不穿潮濕未乾的衣服、避免淋雨,並適時使用空調、除濕機改變環境濕度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要把咳嗽都當作小感冒!一名47歲、長期外派越南工作的女性,去年年底休假返台,趁機接受健康檢查,一直把最近咳嗽狀況當成只是普通感冒的她,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赫然發現肺部右下肺葉竟有一個約1.6公分結構清晰的毛玻璃結節,...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仍持續延燒,民眾該如何做好居家消毒工作?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勤洗手是個人防疫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此外,亦可善用酒精、稀釋含氯漂白水、紫外線、高溫煮沸等方式來降低居家環境的病菌,多一分準備,也可多一分安心!  1. 酒精消毒酒精可以使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出現變性,導致病菌死亡,故可作為消毒使用。...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消化系統疾病研究室裡擺放著各式糞便攪拌器,當然還有實驗室的主角 — 糞便,主要研究者James Sones博士和Indu Srinivasan博士穿著實驗服及面罩正忙著製造「便便」藥物。醫學界發現在治療抗生素抗藥性時,給患者注射他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