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大家煮文蛤或蛤蜊時,是不是蛤殼一打開就急著熄火、以免蛤肉煮「老」了?但這樣是否「全熟」了呢?根據疾管署統計,10、11月間,國內新增30個A型肝炎病例,調查發現感染者全部吃過帶殼海鮮,其中八成甚至生吃,呼籲民眾烹煮貝類水產時,最好殼開後再煮3~5分鐘才安全
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2個月增加30個病例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發現,過去2個月之間,國內新增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30人,其中25人並住院治療,比去年同期僅4人增加數倍,值得關注;感染者中,有13名男性、17名女性,年齡介於13~73歲之間,但集中於20~40歲間、有22人。

疾管署透過問卷及基因定序分析發現,感染者全部吃過帶殼海鮮,其中79%甚至生吃海鮮,63%吃過生蠔或牡蠣、79%吃過蛤蜊類。
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貝類殼開後再煮3~5分鐘
疾管署長郭旭崧指出,牡蠣、蛤蜊、文蛤等貝類水產品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若養殖或加工過程遭到污染,A肝可能透過糞口傳播,藉由人傳人或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但因病毒潛伏期長達15~50天,以致感染者發病後,不易確認感染途徑,形成疫情調查的極大挑戰。

疾管署表示,近年國內休閒觀光產業發達,以農漁產品為主題的園區也成為民眾青睞的旅遊景點,但台灣西部貝類養殖場所多數鄰近河口淡海水混合區域,一定要煮熟才吃,例如貝類水產需煮至殼開後3~5分鐘再食用比較安全

‧就醫需告知旅遊及飲食史
疾管署指出,病毒性A型肝炎發病時,會發燒、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適等,數天後出現黃疸症狀,大多數病例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具有免疫力,死亡率雖然不高,但慢性肝炎患者可能併發猛爆型肝炎而導致死亡的風險,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及飲食史,提供醫師儘速診斷及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疑境外移入個案傳播,國內出現史上首例本土屈公病確定病例。(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史上第一例!疾管署今(26)日公布國內出現首例的本土屈公病確定病例,為新北市土城區永寧里20多歲女性,近期未出國,活動地以住家及土城區埤塘里為主,由於台灣本土並沒有屈公病毒,懷疑是遭到社區隱...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麻疹個案!疾管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均為20多歲男性,分別居住中部及北部,感染地分別為泰國、越南,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中部個案曾往返台中、台北、桃園等地,接觸者達517人;至於北部個案則是在發疹當天搭乘長榮航空BR68...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至高雄市旗津區中華里調查可能孳生源。(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登革熱疫情又見新行政區淪陷!疾管署今(26)日傍晚公布高雄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旗津區中華里40多歲女性,高雄已經有7個行政區通通爆出本土登革熱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新個案工作地在旗津觀光市...

閱讀詳情 »

蚊子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而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正適合蚊子滋長,因此夏日防蚊至關重要!舉凡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茲卡、屈公病等都是經由蚊子叮咬而感染,該如何才能預防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目前日本腦炎已有預防疫苗可供接種,而瘧疾也可預防性投藥,其餘還是以留心環境清潔、避免病媒蚊孳生為主。若不慎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