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全民愛健康 燒傷篇8&9

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全民愛健康 燒傷篇8 9

燒傷發生後,難免會留下疤痕,尤其是二度以上燒傷,因傷及皮膚真皮層,不僅需要尋求醫療協助,術後傷口照料也不可馬虎,才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全民愛健康 燒傷篇8 9

 

燒傷後除疤是一條漫長的過程,若能從傷口形成初期,把握傷後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積極配合醫師或復健師指示,運用不同方式處理傷口或進行復健,不僅能降低疤痕出現的機會,也可讓受傷的肢體功能逐漸恢復。

 

1. 美白淡化色素藥膏

皮膚受傷發炎後會出現泛紅反應,表皮看起來紅紅的,有些則會出現黑色素沉澱。針對黑色素沈澱的皮膚問題,可使用美白淡化色素藥膏來加以改善。

 

2. 物理性加壓

身體受傷後,組織會增生形成肥厚性疤痕,當燒燙傷傷及皮下組織層時,傷口處還可能會產生蟹足腫。皮膚若出現範圍小的凸出傷口,可使用局部物理性加壓的方式來改善,例如運用矽膠片、矽膠帶、矽膠軟膏等來加壓、軟化疤痕。物理性加壓一般而言至少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看到較顯著的效果。

 

3. 穿戴彈性衣或壓力衣

當燒傷面積較大時,則必須穿戴彈性衣或壓力衣。可視受傷部位選擇合適的形式,如局部袖套、全身型塑身衣、頭套或手套等。

 

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全民愛健康 燒傷篇8 9

 

4. 雷射除疤

雷射可以幫助局部皮膚重建,淡化疤痕,如「CO2與飛梭雷射」,可改善關節處皮膚的攣縮與變形,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協助復健;二度燒傷疤痕則可運用「飛梭雷射」,用以平復疤痕或抑制疤痕增生。若有暫時性皮膚泛紅情況的血管擴張問題,或肥厚疤痕的血管性質較多時,則可使用「染料雷射」來淡化疤痕。

 

5. 脂肪、玻尿酸填充物

深二度燒傷以上的皮膚傷害,即使傷口癒合也可能會產生凹陷性的永久性疤痕。此類疤痕可運用脂肪填充物、玻尿酸等方式,來撫平皮膚凹陷處。

 

6 修疤手術

一般而言,受傷後6個月若物理性加壓的成效不彰,則可考慮以手術方式去除疤痕。然而,若受傷部位在關節活動處,且會影響患者正常的身體功能時,則可考慮提前進行疤痕重整、皮瓣或植皮手術等治療。

 

然而,疤痕的處理應以改善為原則,由於每個人的傷況與體質不同,即使以相同的方式處理疤痕,皮膚恢復的情狀也會因人而異。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院長

 

延伸閱讀

【燒傷傷口保養與急救步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63

【如何區分燒傷嚴重度?】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65

【燒傷病患分期與傷口清潔】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71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全民愛健康 燒傷篇8 9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最怕肌少症來搗蛋,因為肌肉不足造成四肢無力,嚴重者甚至可能惡化為衰弱症、提升跌倒機率,甚至失能,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肌少症危險群?量量小腿圍可知一二,根據更新的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逾50歲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脂肪不僅僅儲存於我們可見的身體部位,它也會藏匿在我們的器官中。脂肪肝大家並不陌生,但是「脂肪肺」你聽過嗎? 一項新的研究首次表明,脂肪也可以在肺的氣道壁中積聚。與正常體重的人相比,超重或肥胖者的脂肪堆積量更高。此外,根據《歐洲呼吸雜誌》在10月17日發表的研究(雖然研究...

閱讀詳情 »

▲哮吼嚴重時可能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呼吸窘迫、呼吸困難。(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季節交替,小小孩突然咳出「小狗叫」怪聲音,當心是病毒在作怪!2歲的浩浩(化名)兩三天前開始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感冒症狀,聲音也變得沙啞,甚至吸氣時有怪聲,咳嗽聲很深、低沉、如同小狗...

閱讀詳情 »

拇趾外翻是很常見的足部問題,不少患者會因為疼痛難耐或美觀問題而選擇進行手術;然而,手術後應該注意哪些重點呢?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目前拇趾外翻手術的傷口雖然不算大,但術後仍要留心照護,包括注意避免傷口碰水以減少感染,減少走動以避免傷口裂開,並搭配復健運動等,才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拇趾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