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拇趾外翻術後照護重點

拇趾外翻術後照護重點

拇趾外翻是很常見的足部問題,不少患者會因為疼痛難耐或美觀問題而選擇進行手術;然而,手術後應該注意哪些重點呢?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目前拇趾外翻手術的傷口雖然不算大,但術後仍要留心照護,包括注意避免傷口碰水以減少感染,減少走動以避免傷口裂開,並搭配復健運動等,才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拇趾外翻術後照護重點

 

拇趾外翻讓許多人困擾不已,最後只好尋求手術一途以期能徹底根治,但其實術後照護也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高逢駿醫師表示,隨著醫療進展,拇趾外翻手術的傷口越來越小,但手術本身仍關乎骨骼重建,因此術後照護至關重要,患者宜多加留意!

 

高逢駿醫師說明,目前的拇趾外翻手術大多採半身麻醉,麻醉退去後可能出現傷口疼痛,甚至會發生頭痛、畏寒等症狀,因此起身活動時應特別留心,避免跌倒。術後傷口會出現腫脹、疼痛的狀況,建議抬高傷肢幫助血液回流,同時也可採冰敷消腫,但須注意每冰敷15分鐘就應休息一段時間,以免造成皮膚凍傷。

 

此外,在術後2週內應盡量保持傷口乾燥、避免碰水,以免傷口感染發炎。高醫師補充,每日換藥時可用濕毛巾輕輕擦拭傷口周圍皮膚,以保持患處清潔。此外,由於每日使用優碘等藥劑會造成皮膚乾燥、脫皮,因此建議也可使用乳液按摩傷口四周皮膚,減少皮膚乾裂狀況。傷口處在術後3個月內可持續使用透氣膠布以促進傷口癒合與美觀,但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化膿、滲液等狀況時,應儘速就醫接受檢查。

 

術後6周內也應盡量少走路,須站立時應穿著石膏鞋,並練習以腳跟施力以防止傷口裂開。高逢駿醫師補充,石膏鞋雖會造成患者行走不易,但卻有助於固定傷處,促進傷口癒合,因此至少需穿著4至6星期,直到回診時聽從醫師指示才能決定是否需要繼續穿戴。

 

高逢駿醫師提醒,接受拇趾外翻手術只是治療的第一步,術後除了應留心術後傷口照護、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病況外,也要積極從事居家復健運動,以維持關節靈活,讓傷後復原效果更好,才能儘速恢復正常生活。

 

拇趾外翻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骨科、復健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維力骨科診所院長 高逢駿醫師

 

延伸閱讀:

【拇趾外翻的程度】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66

【拇趾外翻的原因】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7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拇趾外翻術後照護重點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昨公布8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其中1人是從台灣赴港後在隔離期間被驗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6)日證實該名個案為50多歲的國人女性,指揮中心今已透過香港提供資料連繫上人,其在7月27日入境香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清河/台中報導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及約20 個醫界團體,今(6)日為8月8日當天的反空污大遊行暖身,前往台中市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情,中部地區不少人士前來參加,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醫師呼籲大家屆時一起站出來反空污,骨科專家王教醫師更在現場警告,空污會造成骨質疏鬆,之...

閱讀詳情 »

【台北訊】2019-2020年吳尊賢愛心獎頒發給肝病權威醫師許金川、來台奉獻54年的修女裴嘉妮以及推動臨終照護與尊嚴善終的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公視為三位獲獎者特別製作紀錄短片,將在8/8(週六)起,於公視頻道播出。 發揚愛心、鼓勵善行,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每兩年評選國內各地深具愛心、富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錯誤觀念怕吃西藥會害「腰子壞掉」,一名55歲的男性糖尿病患,竟長達5年再也沒看過醫師、也沒吃藥,平常只靠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近來連續2周食慾不振,還出現雙腳浮腫的現象,這才到醫院求診,檢查血糖雖然正常,但肌酸酐高達8毫克/毫升(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