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牙刷三周不換,竟然比馬桶髒80倍!!你可以用這種方式,消除牙刷的細菌、黴菌...

牙刷三周不換,竟然比馬桶髒80倍!!你可以用這種方式,消除牙刷的細菌 黴菌...

牙刷三周不換,竟然比馬桶髒80倍!!你可以用這種方式,消除牙刷的細菌 黴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當心「病從口入」,你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牙刷多久該更換嗎?而牙醫師臨床問診也發現,多數人使用牙刷,常常一刷就超過1年半載,還有人非得用到牙刷變形才捨得換新;但牙刷只要3周未更換,上頭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80倍,對於免疫力不佳的民眾,恐會讓細菌病毒入侵身體危害健康,不可不慎!因此,專家建議,刷牙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刷頭,定期每二~三個月更換牙刷,或是透過超音波清潔牙刷,幫助把牙刷上的細菌震落。

一般來說,牙刷使用3周後,可能存在上百萬隻¬的細菌,其中包括容易致病的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因此,牙刷使用一定時間後必須做更換,以免殘留太多細菌,且牙刷使用久了刷毛會變形,也會影響清潔的效果。

刷毛開花藏細菌 小心染敗血病致命

牙醫師潘韞珊表示,許多民眾牙刷用到刷毛開花、變色甚至脫毛,才肯換新!殊不知牙刷用愈久,細菌愈多,尤其刷毛外翻,若是這時剛好口腔內有傷口,或是牙周病患及免疫力低下者;這些細菌可能因為接觸傷口,並隨著血液在體內四處流竄,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心內膜炎等全身性感染風險,嚴重還會致命!

環顧四周,不管是空氣、食物或人體上,到處都充滿密密麻麻的細菌,像是我們每天都須用到的牙刷上,至少就有百萬隻細菌在作怪!尤其在潮濕的浴室¬中,更可能孳生出高達數千萬的細菌數。而許多家庭,馬桶通常都很接近放置刷牙的洗手台。每當沖馬桶的時候也會把細菌散播到空氣中,並附著在你的牙刷上。

感冒、牙周病後 就該換牙刷

潘韞珊醫師也提到,要維護你的牙齒健康,首先就是要讓牙刷「保持乾淨」,絕不要與他人共用牙刷以及牙膏,以免造成細菌互相傳染,而刷牙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刷頭,定期每2~3個月更換牙刷,尤其患有感冒或進行完牙科手術後,記得要更換新的牙刷;而刷完牙後,刷頭應向上並直立存放,不要用蓋子或將牙刷存放在密閉容器裡,並讓牙刷自然風乾。

清潔刷頭+定期更換 避免細菌大量殘留

潘醫師也說,牙科手術後我都會提醒患者要更換牙刷,但當牙刷使用過後,上面殘留細菌沒有清潔乾淨,就算用1天也等於是舊的了,但若如患者說:牙刷並不貴,那我這幾天就一天換一隻吧!卻會造成環保問題。建議可透過超音波洗牙刷杯清潔刷頭,肉眼看不到的細菌,透過「超音波」幫忙,可降低約7成的細菌量,若能搭配清潔液,黏附在牙刷刷毛上的細菌更能被清洗掉。亦或將牙刷使用完,拿至通風處以陽光曝曬,即是利用太陽光中,紫外線的殺菌能力來去除細菌、黴菌。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陳先生長期在內科看診領取糖尿病藥物控制病情,醫師提醒陳先生除須認真監測血糖、血壓的變化外,還須定期掛眼科追蹤視網膜健康狀況,留意視網膜是否有病變。 長期高血糖 導致腎、視網膜病變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鄭琪睿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當前青壯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今年開始進行性胃癌也有標靶治療的新選擇。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風險高7倍 有鑑於胃癌早期診斷的比例偏低,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一名61歲男性,半夜與朋友喝了小酒後返家,在家門口跌倒,後背疼痛難耐,緊急就醫,手腳有擦傷,後背非常疼痛,經X光檢查,看到腰椎關節已黏合,形成竹竿型的脊椎,在第1腰椎的椎體上,有一條細細的裂縫,是所謂的橫斷型脊椎骨折 (又稱Chance骨折)。 臀部兩側發炎 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痛風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結晶於關節沉積的一種發炎性疾病,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 7.0 mg/dL)雖然不一定會產生痛風症狀,但其為導致痛風的主要因素,血中尿酸濃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產生痛風的機會就越高,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但臨床醫師也發現,罹患痛風的年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