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男明知蛋白尿卻不治療 一年後成慢性腎衰竭

男明知蛋白尿卻不治療 一年後成慢性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50歲男子一年多前得知自己有蛋白尿,當時血液肌酸酐僅有1.5 毫克每公撮(正常值小於1.3 毫克每公撮),但他沒有接受進一步檢查,直到近日因全身倦怠以及噁心嘔吐近一個月,至腎臟科求診,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經檢查血液肌酸酐已達5.2 毫克每公撮(mg/dL),換算成腎絲球過濾率為12 毫升/分,已達慢性腎衰竭最嚴重的第5期。

早期治療 以維持腎功能

收治個案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鄭暉騰醫師指出,一般而言,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0毫升/分,就有可能需要洗腎。上述患者如果在他知道有蛋白尿時,就能夠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腎功能應該可以保持,不會進展到這麼嚴重。

鄭暉騰醫師表示,門診其實有許多糖尿病病人,雖然有蛋白尿,血液肌酸酐也稍有偏高,但及早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及於飲食中減低蛋白質量,多數人腎功能不致於快速惡化,也就不會走到洗腎的地步。

水腫、尿尿有散不去的泡泡 應找出原因

鄭醫師說明,蛋白尿的存在大多沒有症狀,隨著蛋白尿量的增加,尿液會產生久不散去的泡泡,若是蛋白尿更嚴重時,會產生的身體症狀是下肢水腫。身體健康檢查大多會包括蛋白尿的檢查,一般的蛋白尿試紙檢查結果以價數(無、1+、2+、3+、4+)呈現。之前研究就發現,蛋白尿量愈高,以後腎功能惡化的機會就愈高,因此,即便身體無異常,只要身體檢查發現有蛋白尿、泡泡尿或是水腫症狀時,都應該就醫,進一步確認尿中蛋白排出量,如果確定有蛋白尿,且持續存在,就需要積極尋找病因。

鄭暉騰醫師指出,當患者持續有蛋白尿,應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認蛋白尿的成因。一般蛋白尿常見的成因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大量使用止痛藥、腎絲球腎炎(如B型肝炎或C 型肝炎所引起)、癌症、遺傳等。病因不明之腎絲球腎炎可以接受腎臟切片檢查,切片檢查是確定病因與治療最好的方式,也才能夠對症下藥。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面對高齡海嘯強烈來襲,如何能讓高齡失智者得到適切性的照顧是每個家庭的課題。新設立的失智症防治網站,內容包含簡介、預防、治療,以及如何照顧與走入社區等各項資源。讓大家可以輕鬆面對難題,提供失智症長者家屬解決問題SOP,有效延緩病程進展,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本周氣溫急凍,中部以北、東北部沿海空曠地區受到冷氣團及輻射冷卻的影響,可能出現攝氏10度左右低溫。冷氣團報到外,長輩要注意穿暖、多喝溫開水,另外,大家也會趁著這個週末大掃除,在考完學測及大掃除後,泡湯成為紓壓、解除疲勞的首選之一。 心血管疾病患者 用藥不能斷 天冷泡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手麻不管它,小病恐成大麻煩!40歲的陳先生平時從事冷氣工程,經常搬運重物,有天發現手腳出現麻痛症狀,慢慢變成行動不方便、頭頸部劇痛,症狀越趨嚴重,後來手越來越不聽使喚,竟連菜都夾不起來、下樓需家人攙扶,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他人,到診斷頸椎的椎間盤突出,進行手術治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放假吃多怎麼辦?新春佳節心寬體胖,容易吃進過多熱量,民眾在享受美食佳餚圍爐團圓、開心慶祝之餘,要注意運動以維持健康體態,然而每日的運動量到底夠不夠消耗多攝取的熱量,利用「新北動健康APP」作為健康小秘書,簡單動動手指,就能輕鬆做好健康管理。 可隨時監控身體數值狀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