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活無縫隙 長照變得超簡單!

生活無縫隙 長照變得超簡單!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老」就是負擔嗎?失能風險到底會對長照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能老人推估有50萬,預計3年後,人力缺口將高會達到3萬人。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伊甸基金會希望藉由2大具體執行方向,招募更多居服員,全面打造友善熟齡環境,作為帶領家庭脫離困境的領頭羊,讓大眾對於「失能老人」的未來不再感到茫然,並且更願意施以援手。

落實長照2.0問題多...

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政府的「抗老」對策持續推陳出新,雖然長照2.0版強調將服務對象擴大,把長照1.0版的服務項目延伸得更加精緻,但若是要將長照服務項目觸角完全延伸到生活中,服務人力明顯不足的問題仍然無解。

居服員短缺的問題從工作環境、待遇及精神心理可以找到答案,由於醫院的工作人員領時薪,工作環境固定又不用煩惱設備,與醫院的方便相比,居家照顧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提早驅車前往不同服務對象的家中,不但有交通上的風險及成本,心理也會因為家屬的眼光而有所怨言。

吳淑芬團長表示,除了照顧服務員人力荒的問題,長照服務還面臨另一件更加措手不及的事,就是照顧服務員的平均年齡提高,如果沒有接手的新人,未來的老人該何去何從?

培養新一代「抗老」尖兵 營造熟齡友善社會

想要提升居服員在社會的形象,首先要改善他們的勞動條件,首先希望能配合勞動部的放假制度,保證勞動條件。另外也可以前進校園宣導,舉辦表揚活動。許多大專院校設立「老年服務事業管理系」,希望可藉此鼓勵年輕人投入,培養新一代「抗老」尖兵。伊甸基金會每年都會舉辦無障礙生活節,希望藉由2大方向,營造一個熟齡友善社會:

1)增設無障礙空間/

要鼓勵老人打開心門走出家庭,就必須以建立無障礙的環境為首要目標,增設電梯、斜坡道、社區食堂,定期舉辦活動、供餐,吸引老人同樂之餘也能解開受疾病束縛的身心。

2)消除歧視/

消除歧視是社會首要目標。失能老人的確因為老化產生生理上的限制,但是他有很多人生智慧可以分享,因為每個人都會老,老化只是一個過程,不要因此認為他們是一個負擔,我們應該要更積極正面看待這件事。

吳淑芬團長表示,建構無縫隙且連續性的歷程,可以從生活中的細節開始,長期配合的水電工能到府維修,黃昏市場的菜販也會送菜到不方便出門老人家中。只要大家都伸出一隻手,長照概念自然變得簡單!吳淑芬團長表示,建立長久的信任關係才可以看到他們真正的需求,讓老人最後的路都可以不孤單。(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4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開放18歲以上登記意願!今(13)日登記系統頁面上,增加92年(含)以前出生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18歲以上想要施打疫苗民眾,已經可以登記,符合規則就可以約。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今日開放7月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俗語「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生產確實是女性一生中的生死大事,正確坐月子絕對是改變婦女體質最有效的方式,在服用3-5天的生化湯後,身體有子宮肌瘤的產婦常常會有疑問到底坐月子哪寫可以吃那些不能吃?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生化湯服用完後同時,患者肌瘤的女性建議要以補氣為優先,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線上遠距教學,眼睛緊繃又酸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因應疫情關係,學校採遠距教學模式,眼睛長時間盯著螢幕時間較多,眼睛常常感到很酸澀,提醒家長要關心孩子用眼的習慣,近視看似不嚴重,但高度近視是許多嚴重眼科疾病例如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的危險因子,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引入台灣,安全性相當高,是心絞痛患者的新選擇!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永國醫師表示,過去治療狹心症(心絞痛)雖然傳統藥物效果不錯,但心臟疾病患者若有禁忌症,有使用限制時,或現有藥物無法改善時,搭配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加強其他藥物效果,臨床案例顯示它同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