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腹背痛 當心胰臟癌湊一腳

長期腹背痛 當心胰臟癌湊一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福部105年統計資料顯示,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胰臟癌近十年來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在所有癌別中死亡率排名第八。醫師指出,胰臟是位於後腹腔的內分泌器官,會分泌胰液將食物分解為人體需要的養分,而一旦產生惡性腫瘤,就可能妨礙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影響胰臟周遭器官運作,民眾若產生長期腹痛或背痛、體重無故減輕、嚴重腹瀉、糞便浮油或顏色為灰白色等情形,都有可能是胰臟癌的前兆,應立即就醫,安排詳細檢查。

三軍總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何景良表示,胰臟癌患者過去多被認為具長期高糖高熱量飲食、好菸酒或體重過重等危險因子;然而,最近有不少生活作息良好,卻被診斷為胰臟癌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民眾應提高警覺,認識疾病症狀,及早發現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胰臟癌晚期治療新選擇 第二線新劑型用藥成效良好

何景良表示,胰臟癌治療過程辛苦,患者若早期發現,能在腫瘤還沒擴散前以手術切除,但手術治療後,仍有再復發的可能。然而由於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據統計有高達六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無法接受手術,只能透過化學藥物治療。過去胰臟癌藥物治療選擇少,一旦第一線藥物失效,便等同無藥可醫。所幸現在已有獲美國國家癌症指引納入治療建議的第二線新劑型用藥,除了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副作用也可獲得管控,讓患者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長期腹背痛 當心胰臟癌湊一腳

▲三軍總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何景良

有一名56歲男性經診斷為胰臟癌後先接受手術治療,但半年後不幸復發,使用第一線藥物狀況不見好轉後,改採第二線藥物,治療三個月後,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腫瘤變小、腫瘤指數下降,患者本身也積極調整飲食及生活作息,治療成效十分良好。

政府健檢有多項補助 醫籲民眾多加利用

何景良表示,多攝取蔬果,對胰臟及腸胃道的癌症防治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也應多注意自身健康,若長期不明原因腹部及背部疼痛,就應盡早就醫。何景良提醒,有時候一般的抽血或超音波檢查無法明確診斷,若是不適症狀長期未獲得改善,應尋求更精密的影像檢查,才能發現病兆。現今政府有多項健康檢查補助措施,民眾也可以多加利用,降低疑慮,保障自身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藝人潘慧如透露,近幾個月,經常熬夜拍戲、日曬雨淋,肌膚顯得暗沉,又因「敏感肌」的問題,而無法使用太多外擦式的美白保養品,最近經朋友介紹,服用天然的美白保養品,不僅不用擔心敏感性肌膚的問題,使用一個月後,肌膚也更加亮白。潘慧如表示,一般的美白保養品都會添加水楊酸,但有敏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提昇原住民及離島地區的醫療服務品質,衛福部特地在12月5-6日於南投縣草屯鎮南埔衛生福利人員訓練中心,舉辦「102年度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療政策檢討會」。會中除了邀請學者專家針對「原住民族醫療衛生政策」等議題進行專題研討外,也會表彰102年度辦理家暴、性侵害防治及性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1歲的李先生,20歲就開始吸菸,6年前因呼吸困難就醫,發現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時喘到無法出門,積極使用藥物治療,配合居家氧氣使用,症狀才得以緩解,病情穩定後參加病友會,走出戶外、回歸正常的社交生活。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蔡宗衞醫師指出,肺和氣管如同空調系統一般常暴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愛美是人的天性,隨著醫學美容技術發展,具施作簡單、成效良好、復原快速的自體脂肪隆乳、埋線拉皮手術,近來受到熟女的青睞!醫師發現,30歲以上熟女,想要「進廠維修」,往往會看準自體脂肪隆乳可以「一石二鳥」,既能用抽脂手術雕塑下半身,又能增加上半身的「事業線」,當天又同時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