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產後不能洗頭、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產後不能洗頭 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亞洲國家陷入一片坐月子迷思中,普遍將產後坐月子視為一項鐵則,堅定不移,然而,近日因為凱特王妃生產後10個小時便下床趴趴走,為華人媽媽們帶來不小的衝擊,也讓大家紛紛開始探討坐月子的本意及目的。 

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坐月子習俗,大部分民眾是深信不疑,然而其道理何在,也鮮少有人過問,或是無法判斷其來源根據,是否合乎醫學進步的現代使用,為此,《優活》特別整理了幾項比較常見的傳統坐月子習俗,並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鄭博仁醫師為大家指點迷津,破解大眾對於坐月子的迷思。

1)產後進補/在以前的年代,營養不如現代均衡,因此產後需要特別進補,是為了幫助孕婦的身體能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因此利用燉雞湯、生化湯等方式為孕婦補身體,然而在現代來說,不應把營養都放在月子期,理想是從懷孕前就開始攝取均衡營養。

2)不能洗澡、洗頭/古代的女性多在家中生產,對於衛生的觀念並不完整,較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例如產褥熱等,因此才會衍生出產後不能洗澡或洗頭髮的習俗,然而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3)不能吹風/長輩們認知中的不能吹到風,和產後不能洗澡洗頭一樣,是為了減少感染機率,然而醫師表示,在室內可以開空調讓空氣流動,但出風口不要對著產婦及寶寶即可。

4)多臥床/醫師表示,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下,產後應立刻下床活動,甚至有培養運動習慣的媽媽們,也鼓勵產後盡速恢復到產前的頻率。

5)不可以有性行為/這是因為一般媽媽產後會陰部有撕裂傷,醫師建議當傷口癒合,且惡露完全排乾淨後,大約產後2~3週即可以恢復性生活。

鄭博仁醫師也再三強調,一心想著產後坐月子再來調理身體,其實是亡羊補牢,所有的準備,應從產前開始,有懷孕計畫的婦女,甚至所有育齡期的女性,都應該注意營養的調配,產後也能更迅速恢復孕前的生活。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中秋節4天連續假期,大魚大肉的聚餐一攤接一攤,先暫時別管口味重鹹又熱量爆表,光是消化不良、脹氣不適,排便不順又氣味難聞,還愈吃愈累,提醒民眾,放假大吃記得要多補充具有高營養、高維C、高纖維及低GI的「3高1低」水果,像奇異果、土芭樂、小番茄。 吃太油 脹氣、便...

閱讀詳情 »

(Source:hefty)本文圖片皆來自此處   在外面的廁所時,超常遇到超噁心的馬桶的,所以許多人都會像上圖這樣,把馬桶表面鋪滿一圈衛生紙才敢安心地坐下去啊,但其實這樣反而更不衛生(大驚!!! 根據hefty的報導,我們都以為把衛生紙鋪滿馬桶上方,至少能讓我們的肌膚和那髒到不行的馬桶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及內政部人口統計分析,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盛行率為25.8%,總計超過75萬人,醫師表示,其實不只老年人有全口缺牙問題,還有一群因不敢看牙或疾病導致缺牙的成年人,長期受到活動假牙困擾,當心「活動假牙症候群」上身。 逾30%缺牙者 有焦慮及憂鬱症狀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茲卡病毒最新疫情概況報告,中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英屬維京群島出現茲卡本土疫情,疾病管制署隨即提升英屬維京群島,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警示(Alert)。 棕櫚灘郡 旅遊疫情建議列警示 全球自2007年以來,至少有69國或屬地具茲卡病毒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