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用眼過度白內障年輕化 未滿30歲工程師也中鏢

用眼過度白內障年輕化 未滿30歲工程師也中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82歲的林伯伯喜愛閱讀接收新資訊,平時就因為散光、近視及老花,備有多副眼鏡,更曾多次把放在沙發上的眼鏡坐歪,直到7~8年前突感視力模糊,寫字會重疊、看書報時間愈來愈短,怎麼換眼鏡都不見改善,才驚覺是白內障找上門。幸好兒子就是眼科醫師,經過新型白內障手術後,連藥袋上的小字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視力模糊、疊影是警訊 5成民眾誤當老花

眼科醫師林丕容說明,白內障的初期會有視力模糊、看色彩色調改變、單眼看東西有疊影、有畏光現象、閱讀吃力及常更換眼鏡等現象。根據門診觀察,約有近5成民眾在白內障發生時,會誤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或老花導致視線模糊,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白內障。

林丕容醫師表示,40歲上下的壯年人,是老花眼開始好發的年齡,平均每5年會增加75度,而60歲則是白內障最容易發生的年紀。然而近年來,因為高度近視,再加上過度用眼、使用3C產品情形大增,使得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3、40歲罹患白內障者已不在少數,甚至也曾遇過20多歲的工程師,因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導致白內障上身。

新型白內障手術 改善光流失率

過度用眼導致白內障年輕化,傳統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刀切口並以手工製作囊袋,而新技術「白內障Femtosecond Laser前置手術」(俗稱白內障無刀飛秒雷射)也漸受重視,適合置換老花白內障人工晶體,加上3D影像定位與光學斷層掃描,和「智能導航無刀飛秒雷射」,可達到更精準、更安全、復原更快的術後視力品質。

以往人工晶體,均以繞射原理設計,產生平均高達18%的光流失率,可能造成光暈、光眩、中距離視力不佳等現象,新型全功能人工晶體,採用折射原理設計,光流失率只有7%,可提昇對比敏感度,有助中距離和夜間視力,除可解決白內障及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問題外,對於曾做過近視或老花近視雷射的民眾更適合選用,讓安全性及便利性大為強化。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邱先生自從退休後,自己一人留在住家卻足不出戶也不喜歡與鄰居往來,直到有天好友上門探望發現他的精神沮喪,且有情緒不穩情形,因此,就想辦法找開始強迫他外出活動,這時剛好得知社區聯合辦了健走隊,強力邀約他參與,隨著每週的健走活動他也逐漸與社區熟絡進而打開其心防能主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外食族的增加,使得罹患高血壓的人正日益年輕化,在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成年女性每日平均攝取鈉3567毫克(8.9克鹽)、男性4579毫克(11.4克鹽),遠高過衛生福利部建議一天所攝取的2400毫克(6克鹽)。 不僅如此,根據福利部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的臉上有數不清的毛囊,但你知道,臉上毛囊,其實是許多看不見的蟲蟲,最「宜居」的所在地嗎?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人的臉上至少住了兩種蟎蟲,會在白天吸取人類油脂維生,晚上則會悄悄的爬出毛囊,在人臉上「散步」。   此蟲未來可研究人類遷移歷史 此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分析我國成年人,其慢性疾病的罹患分布與生活型態,中央研究院自兩年前,開始建立所謂的台灣人體資料庫,以利追蹤及進行大規模的資料研究,而目前,歷經兩年的資料庫蒐集,已累計的兩萬五千筆的龐大資料,而資料顯示,我國成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早已超越民眾的想像! &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