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洗澎澎預防超舒爽

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洗澎澎預防超舒爽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夏季炎熱又潮濕,外出沒走幾步路,馬上就汗流浹背、衣服濕成大一片!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夏季期間,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特別容易復發,病情也更加惡化,推測原因可能是汗水刺激皮膚所致,建議回家後應盡快洗澡。

異位性皮膚炎 好發於嬰幼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怡伶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通常好發於嬰幼兒。隨著年齡增加,大部分小朋友的症狀會越來越輕微,慢慢地逐漸好轉,甚至可以痊癒不再發作。

炎熱潮濕夏季 流汗病情惡化

劉怡伶醫師觀察發現,夏季是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病情最容易惡化的季節,推測原因可能與台灣夏季的天氣炎熱、潮濕且悶熱,更容易流汗有關。當皮膚表面滯留汗水,容易感覺黏膩不舒服,進而刺激皮膚產生搔癢感,小朋友不小心搔抓產生傷口,就使病情更加惡化。

膚質敏感脆弱 清水擦拭除汗

劉怡伶醫師強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較脆弱、敏感,只要汗水停留的時間過長,就可能刺激皮膚發炎反應,建議家長與孩子外出時,可多攜帶一件衣服,先將小朋友全身以清水擦拭,再以乾淨的衣服替換;或是回家後,趕緊幫孩子洗澡洗去汗水。

過度清潔皮膚 恐造成搔癢感

劉怡伶醫師提醒,若小朋友比較容易流汗,每天需要洗澡一次以上,就不建議每次都使用肥皂、沐浴乳,只要輕輕沖去皮膚表面的汗水即可,以免過度清潔,反而造成皮膚太過乾燥,也更容易產生搔癢感;若是長期間待在冷氣房內,也可適時使用乳液幫助保濕。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多數人只要屁股出血、感到疼痛,就會覺得「是痔瘡吧?」同時也會想著「應該不久就會好了吧」、「又不會死掉」、「惡化的話再去看醫師好了」,就這樣放著不管。但是,也有些病例是「還以為是痔瘡,去接受診療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大腸癌」的情況。 日本大腸肛門病學會肛門領域指導醫師,同時也是平田肛門科醫院院長平田雅彥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性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也會跟著長大,因而影響排尿功能,甚至出現想尿卻尿不出來、排尿不乾淨、頻尿、急尿、夜尿等下泌尿道症狀,民眾擔心一旦攝護腺肥大得接受手術,甚至因此影響性功能,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陳至正指出,治療上,通常透過藥物就能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除非藥物仍無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很多人在午休趴睡醒來都會狂打嗝排氣,究竟對身體有沒有影響?醫師說,趴睡會改變胃及食道角度,因此氣體難往上或下排除,所以許多人調整會直立姿勢時會一直釋放氣體,建議趴睡習慣的人,可以調整睡姿,改善這樣的情形。趴睡改變胃跟食道角度 氣體排不出來!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疼痛早在2001年就被推廣為生命徵象之一,不僅且大部分疾病都會有疼痛症狀,也與心跳、血壓、呼吸血氧及意識等相提並論;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包括脊椎、四肢神經等,病患儘管經過手術仍會感到疼痛,診斷上,除了X光、神經傳導檢查與核磁共振等檢查,也可透過神經阻斷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