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墓碑牙」出現 你離缺牙不遠了!

當「墓碑牙」出現 你離缺牙不遠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曾有句諺語說,世界上貧富、美醜之分,唯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都會老去。老化,是每個人人生的必經過程,但其實身體透露的微小訊息都在告訴我們即將邁入此階段。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身體開始退化,可由此身體訊息得知。
牙齒變「墓碑牙」 就是老化前兆
根據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牙科學系教授聖約翰·克林認為,牙齒如同人體的皮膚一樣,隨著年紀漸長,皮膚失去彈性與光澤,而牙齦組織也會逐漸萎縮,導致牙齒看起來變長,看起來如同「墓碑」一般,也隱喻著即將邁入立起墓碑的階段,稱之為墓碑牙。
牙根外露 下一步就缺牙
對此,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美國執業牙醫師陳俊龍解釋,其實,根據統計,一般來說,在正常清潔的情況之下,人們的牙齦從40歲時就開始老化,牙齦逐漸萎縮,所以視覺上看起來有牙齒變長之感,但事實上是牙齦萎所導致牙根外露,才會有歐美人士常說的「墓碑牙」。
「只是」缺牙? 當心全身都是病!
除了老化之外,牙周病或口腔疾病也會使得牙齦萎縮的更快,臨床上也有許多患者不到40歲而有落齒現象,只要一旦落齒,可影響的範圍就由局部性變成全身性的,如,除了發音產生困難之外,還有生理性的心臟疾病、營養、腸胃道、中風等問題,衍生為全身性疾病。博士呼籲,要避免牙齒老化,仍得每日確實刷牙、正確使用牙線、清潔齒縫,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洗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2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八十七歲的葉奶奶九年前確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年事已高且患有乳癌及膽結石等多重共病症,對於透析猶豫不決,爾後子女陪同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經醫師建議以降低尿毒素為治療對策,使用臺灣腎臟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引中推薦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吸附尿毒素。後續家屬特別來函感謝醫師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打高爾夫經常需要長時間待在戶外,球友要特別注意眼睛的保護,尤其是紫外線可能帶來的傷害。快來看看日本東京澄眼科診所的藤井澄醫師,解說紫外線可能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以及該實施的防護對策。眼睛健康的大敵 其實就是「紫外線」藤井澄醫師解釋,為防止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許多人會在肌膚上塗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猝死」近年來高居嬰幼兒十大死因之一,如何防範因應成為家長關心議題,基因檢測可能幫得上忙。最新一份荷蘭研究發現,導致嬰兒猝死的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由於嬰兒時期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普遍不明顯,新生兒可透過基因檢測提早因應。利用次世代定序(NGS)技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乾眼症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眼疾之一,近年更因為3C產品的廣泛使用,使得乾眼症患者人數增加且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一般而言,年齡越大,淚腺及瞼板腺功能降低,乾眼症比例隨之升高;另外乾眼症也有年輕化的現象,多數近視族習慣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增加了眼睛表面的磨擦,使得淚水消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