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墓碑牙」出現 你離缺牙不遠了!

當「墓碑牙」出現 你離缺牙不遠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曾有句諺語說,世界上貧富、美醜之分,唯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都會老去。老化,是每個人人生的必經過程,但其實身體透露的微小訊息都在告訴我們即將邁入此階段。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身體開始退化,可由此身體訊息得知。
牙齒變「墓碑牙」 就是老化前兆
根據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牙科學系教授聖約翰·克林認為,牙齒如同人體的皮膚一樣,隨著年紀漸長,皮膚失去彈性與光澤,而牙齦組織也會逐漸萎縮,導致牙齒看起來變長,看起來如同「墓碑」一般,也隱喻著即將邁入立起墓碑的階段,稱之為墓碑牙。
牙根外露 下一步就缺牙
對此,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美國執業牙醫師陳俊龍解釋,其實,根據統計,一般來說,在正常清潔的情況之下,人們的牙齦從40歲時就開始老化,牙齦逐漸萎縮,所以視覺上看起來有牙齒變長之感,但事實上是牙齦萎所導致牙根外露,才會有歐美人士常說的「墓碑牙」。
「只是」缺牙? 當心全身都是病!
除了老化之外,牙周病或口腔疾病也會使得牙齦萎縮的更快,臨床上也有許多患者不到40歲而有落齒現象,只要一旦落齒,可影響的範圍就由局部性變成全身性的,如,除了發音產生困難之外,還有生理性的心臟疾病、營養、腸胃道、中風等問題,衍生為全身性疾病。博士呼籲,要避免牙齒老化,仍得每日確實刷牙、正確使用牙線、清潔齒縫,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洗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2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彰化報導】冬天食補吃紅棗養生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被棗核卡住事件也有發生風險;1名67歲婦人吃紅棗誤吞棗核,經手術取出棗核。醫師提醒,發生棗核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用吞飯、吞饅頭等方法強行咽下,應馬上使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推擠出來。 彰基急診觀察室主任醫師倪渟...

閱讀詳情 »

◎「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原理 每當身體感到僵硬、疼痛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按摩」,第二個就是「伸展」。簡單來說,當我們肩頸痠痛時,第一個反應就是用手去揉捏按壓一下痠痛的部位,如果還是覺得疼痛,接下來頭部會向左或向右擺、拉一下頸部的筋,有時候在這些自救方法之下,疼痛就真的消失了,但實際的情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張先生去屆齡退休,工作漸漸交給年輕人,但白天覺得越來越疲倦,去年底突然發現晚上跑廁所次數增加,1個晚上曾經小便10次,等同躺床30分鐘就要起身,卻又常常站在馬桶前,小便出不來就是出不來,就只有2至3滴,僅有尿意但沒有尿液,接受解查才發現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容積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傳出多名醫師因工作染疫,除了無法繼續工作以外,也將被隔離治療一段長時間。醫師職業工會今20日指出,依據我國現行法規,染疫醫師如果不適用勞基法、又不屬於約聘或是公務員身分,被隔離治療期間雇主不需要給薪水,醫師只能領取部分勞保補償,呼籲主管機關趁機檢討改正。醫師進用身分複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