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患術後營養不均 容易產生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許多癌症患者術後常會有體力下降等不適症狀,特別是胃癌患者,在手術切除部分胃後,容易罹患傾食症候群,顯見癌症患者術後營養補充的重要。營養師提醒,癌患術後營養不夠,不只將大幅降低患者體力,也會延緩復原速度;且傷口若癒合不良,還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

新光醫院營養師江幸芸指出,一般而言,病人手術後因代謝較差,免疫力下降,容易產生併發症,例如出現敗血症,因此,如何解決免疫力下降所導致的復原遲緩,營養補充就格外重要。不過,癌症術後營養保健須考量的範圍很廣,臨床上大部分都會依病人動刀部位來區分。

一般來說,針對消化道部位進行手術的患者,多半會建議術後7天內以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為主,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讓腸胃有時間消化食物、吸收營養。食材選擇上,則應多攝取蛋白質,尤其是高生物蛋白質,像是瘦肉、魚類、蛋、豆製品、奶類食品、乳酪、低脂芝士等等,幫助組織重建和傷口癒合。

很多癌症病人手術後會很害怕吃東西,以為吃入太多營養反而會造成癌細胞的增生,希望少吃東西餓死癌細胞。江幸芸解釋,術後保健著重在營養均衡,而不是「多」補充營養。很多病人術後會選擇營養補充產品,其實這樣反而會讓某些營養素攝取過多,也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此外,常聽到「鴨肉、鴨蛋、茄子有毒,病人應少吃」的說法,江幸芸義正嚴詞的說,這是錯誤的觀念,目前還沒有研究可以證實,民眾不必過度擔心。江幸芸也強調,由於每種癌症的手術種類都不同,術後營養補充還是尋求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比較好,才不會亂吃補品,沒補到營養、反而壞了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統計,國人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發生人數以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而癌症篩檢早期個案發現率較高,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及大腸癌篩檢個案之比率分別為89.3%,83.2%,32.8%及55.1%,存...

閱讀詳情 »

其實身邊很多朋友臉上長痘痘一直不消停,或者臉色很黃很不均勻,或者看起來比實際體重都要胖,(其實是水腫),或者消極,常感覺乏力……歸結起來往往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脾胃很弱!胃不好是小病 ,但會反應在身體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覺得是小病所以一拖再拖,胃息肉、胃潰瘍、腸胃癌啊~最...

閱讀詳情 »

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是生命活動之根本。因為腎,為“先天之本”,所以要格外保護,知道的越多,保護的越到位!!!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裏排泄出往,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腎臟有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閱讀詳情 »

1、小蘇打洗腳治高血壓 本人以前血壓經常處在高壓160、低壓90的位置,吃各類降壓藥多種,治療效果不大,後經一老者介紹一方法:用小蘇打洗腳,把水澆開,放入二三勺蘇打,等水溫能放下腳時開始洗,,每次20-30分鐘,我洗了三次很是見效,至今已有20年了,一直末犯。(李克昌)2、治初期高血壓一方 不久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