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療法更精準化 病理診斷不可少

癌症療法更精準化 病理診斷不可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症蟬聯國人死因首位長達34年,人人聞癌色變!醫療發展快速,精準治療成為趨勢,晚期黑色素癌、晚期肺癌,目前已有免疫療法,讓棘手的癌症不再可怕。醫師提醒,使用免疫療法前,應先進行病理診斷,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大於50%才適合。

每5分18秒有1人罹癌

根據衛福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蟬聯34年榜首,共有4萬6829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5分18秒有1人罹癌,11分1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

免疫療法通過黑色素癌、肺癌適應症

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指出,癌症治療從以基因突變為標靶的個人化治療,進展到免疫檢查點PD-L1抑制劑,目前免疫療法陸續通過晚期黑色素癌、晚期肺癌適應症,且有不同適應症於臨床試驗中。

PD-L1表現量大於50% 使用免疫療法有效

周德盈理事長表示,以晚期肺癌為例,首先確認為非小細胞肺癌,並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檢測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大於50%,適合使用免疫療法;而PD-L1表現量愈高,使用免疫療法反應效果愈好。

PD-L1檢測三要 有助精準治療判斷

周德盈理事長強調,PD-L1檢測有三要,包括,「要檢測PD-L1」表現量進行個人化診斷、「要及早治療」聽從醫囑,以及「要隨時注意」治療後反應,透過病理診斷有助於精準治療判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61歲的羅女士罹肺癌第4期,走路會喘、舉步維艱、生活自理困難而心理受影響。最嚴重時曾經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咳嗽與劇痛,使用強效止痛劑與嗎啡都無法壓制疼痛。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療法後,腫瘤縮小近一半,左肺積水狀況也減少了一半,病情獲穩定控制、重拾生活品質,還可以持續在老人院的志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你常突然感到頭痛?或是因為月經來潮,面臨經痛問題?還是因為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出現手腳或肩頸痠痛?疼痛是現代人常有的困擾,但是你知道使用止痛藥須注意哪些事項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使用止痛藥應謹記下列事項,才能讓疼痛遠離你。一、瞭解正確使用方式:於藥局購買的止痛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維護國民健康,避免食品中所含人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之危害,讓民眾食的安心,衛生福利部於105年4月22日發布訂定「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該署並規定自107年7月1日(以製造日期為準)起,食品中不得使用不完全氫化油,違反者將開罰。氫化油是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協助經濟弱勢兒少累積資產,厚實其未來接受高等教育、就業創業及生涯發展的機會,衛生福利部擬具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草案,經立法院審查及朝野黨團協商,於日前三讀通過。本條例係為經濟弱勢兒少開立個人帳戶,由政府與家長共同儲蓄,幫助弱勢孩童存下第一桶金。政府每年最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