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能預防嗎? 專家教你打造樂活健康人生

癌症能預防嗎? 專家教你打造樂活健康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為了提升民眾防癌的意識,怡仁綜合醫院日前舉辦「您一定要知道的癌症預防與面對」防癌專題講座,現場邀請怡仁醫院副院長任益民醫師與怡仁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慈慧醫師進行防癌主題分享,吸引了超過150位中高年齡層的民眾參與,希望藉此幫助大家遠離癌症,打造自己的樂活健康人生。

預防癌症勝過事後的治療

防癌講座第一單元「癌症能預防嗎?」,由任益民醫師主講。任醫師指出,生活中有許多因子都會引起癌症的發生,如長期居住於空氣嚴重污染的地區、吸菸與二手菸污染、長期食用菸酒檳榔、不正常性關係、生活壓力以及長期熬夜等,都會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任醫師也提出癌症預防的方法,如改善生活習慣、防癌飲食觀念、降低環境中致癌因子、高危險群定期癌症篩檢、使用疫苗或藥物防癌,以及定期健康檢查並留心身體是否出現癌前病變徵狀。

任醫師說,癌症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從發生到對身體產生威脅,往往需要2、30年時間,特別是在40歲到50歲時更進入癌症發生高峰期。癌症發生原因不外乎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造成。在無法改變基因遺傳情況下,養成正常作息、健康飲食及適度運動等,皆有助於預防癌症。

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 應尋求專業協助

第二單元「如何面對癌症?」,由王慈慧醫師主講。王醫師則以心理調適、社會資源運用及營養保健為主軸,並從病友角度出發,與現場聽眾分享如何接受與面對癌症。

王醫師說,一般人得知自己罹癌時,多半無法立即接受此結果。罹癌者甚至會出現憤怒或憂鬱情形,此時可尋求專業醫療心理咨詢,或是利用適度的情緒宣洩,再以主動、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與參與治療計畫。當然也別忽略親友、病友支持的重要。

王醫師強調,治療癌症必須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與協助,大部分的癌症只要提早發現,治癒率高達8、9成,不要因為誤解或迷信密醫偏方,而喪失治癒的機會。此外,一個有癌症病患的家庭,將背負著經濟重擔,若是罹癌者為家中經濟支柱,家中頓時失去經濟來源,病患可尋求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等資源的協助,減緩經濟壓力。

最後王醫師以「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做結語,提醒民眾萬一不幸罹癌,需尋求正向力量與適當的協助,如尋求病友會或是宗教力量的支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防癌須從日常中落實

經由兩位醫師專業的說明與講解,以及與現場民眾熱烈的討論,讓現場民眾更了解預防癌症必須從生活中著手,藉由正常作息、健康飲食及適度運動等,來預防癌症。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3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今年上半年死亡比出生人數多近9千人,台灣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不僅養育孩子經濟壓力大有影響,連第一關生孩子的疼痛都令人卻步。新光醫院婦產科蕭國明醫師說:「醫師沒辦法幫忙養孩子,但是可以讓生產不用這麼痛苦,不要害怕生孩子!」無痛分娩很必要 陣痛、傷口痛都可避免懷孕生孩子從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出遊逛街回來覺得腳痛,這有可能是穿錯鞋了!足病醫生Joy Rowland博士指出,不論任何鞋款「合腳」非常重要!一雙鞋越適合你的腳,身體的其他部分就可以更省力,甚至減輕腳痛,防止未來的足部問題,因此明智地選擇適合的夏季鞋款,讓你走的輕鬆又不累。明智選擇鞋子 增加行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卡介苗自9/1起將轉換廠牌,由日本製疫苗改為國產疫苗,便有家長擔憂,9/1施打的孩子是不是就成為第一批「白老鼠」?施打國產疫苗萬一有不良反應怎麼辦呢?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表示,目前國產的疫苗都符合國際PIC/S GMP認證,且台灣也尚在結核病的高風險區,若是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日驚爆加利科技有限公司八里廠,輸入中國大陸非醫療用口罩337萬片,混入實名制口罩與自家盒裝口罩;今(4)日啟動更換機制,只要實名制購買有「Carry mask」鋼印口罩,都可以在藥局更換,然而上午藥局開門時,許多民眾反應,藥局庫存只有Carry mask口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