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有些人可能這裡癢、那裡也癢,全身抓個不停,醫師表示,由於氣候濕熱,汗液刺激使皮膚發炎惡化,多吃綠豆、苦瓜、冬瓜、菊花等清熱解毒的食物,有助於改善喔!
炎炎夏日,氣候潮濕悶熱,皮膚容易出現搔癢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張尚智建議,患者應避免食用魚、蝦、蟹、竹筍、芋頭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而應多吃清熱解毒的食物,如綠豆、苦瓜、冬瓜、菊花、金銀花、薏苡仁、茯苓等。
《各種皮膚炎症通稱濕疹》
張尚智醫師指出,任何皮膚發炎症狀都可稱為濕疹,即「非特異性皮膚炎」,包含的疾病多達數十種,如接觸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日光性皮膚炎、鬱血性皮膚炎、蟲咬性皮膚炎、汗疹、尿布疹、顏面濕疹、富貴手、汗疱疹等。
他指出,濕疹依發作階段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三期。急性濕疹會感覺灼熱及搔癢,時間久了或治療後,炎症減輕,出現皮損乾燥、結痂或鱗屑,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則由急性、亞急性階段反覆發作演變而來。
►看更多:嘴破、皮膚炎?多吃維生素B2食物吧!
《以過敏性皮膚炎最常見》
張醫師表示,任何年齡層及身體部位都會引發濕疹,以過敏性皮膚炎最常見,多數濕疹病史通常從嬰兒期開始發病,可能持續至青少年、甚至成人,大約80%的人終身都有此困擾。
►看更多:孩童常吃速食,當心過敏加劇
張醫師說, 濕疹發病原因很複雜,內在因素如飲食不當、精神緊張、失眠、過度勞累、感染及內分泌失調等;外在因素如紫外線、炎熱、潮濕或染料、藥物、油漆、洗衣粉、不當護膚品及動物皮毛、羽絨、玻璃絲等物質的刺激,均可能誘發濕疹。
►看更多:小心「假性過敏原」食物引發蕁麻疹!
《改變體質才能根治濕疹》
張醫師表示,改變體質才能根本治療濕疹,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可能誘發濕疹的因素,如染料、汽油、油漆、花粉、碳粉、洗潔精等,不要熱水洗浴、過度搔抓,忌用鹼性肥皂或化妝品。
飲食調理方面,嬰兒忌吃牛奶、魚肝油,成人則避免食用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等致敏食物;濃茶、咖啡、酒、煙、蔥、大蒜、生薑、辣椒、花椒等刺激食物;竹筍、芋頭、蔥、蒜、韭菜等發濕食物;平時多按摩大椎、足三里、三陰交、風市、曲池、膈兪、血海、風門等穴位,有助於健脾補土燥濕、去風止癢。
►看更多:皮膚過敏抓不停,別吃「發物」!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啤酒屋 台北市清粥小菜 台北市食品材料行 台北市大埔鐵板燒 台北市海鮮吃到飽 台北市素食餐廳 台北市港式飲茶 台北市川菜餐廳 台北市跳蚤市場 台北市布行 台北市重機駕訓班 台北市k書中心 台北市貨車出租 台北市小貨車出租 台北市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大埔鐵板燒菜單海鮮吃到飽素食餐廳台北市吃到飽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大埔鐵板燒加盟
相關推薦
光觸媒加紫外線消毒殺菌 攜帶式口罩殺菌包防疫更有力
(防疫期間民眾買口罩經常大排長龍,如何妥善消毒口罩重覆使用成防疫關鍵) 病毒疫情造成全球口罩荒,經常可見民眾為購買口罩在藥局外排隊苦候。為解決無法一天一片口罩,衛福部陸續推出口罩預購制,也宣導可用電鍋乾蒸口罩,但仍有不少民眾反映擔心安全性。小兒科醫師提醒,已使用的口罩如果再隨手收納,可能孳生病菌風險...
閱讀詳情 »日節目封「鐵人大臣」陳時中為台灣驕傲 曝邊境解封優先考量經貿
▲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陳時中(中)帶著「防疫五月天」示範正確洗手。(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傑尼斯天團「嵐」成員櫻井翔主持的《教科書學不到的超級難題》節目播出台灣防疫特輯,節目中不僅提及日前發生在台灣的粉紅色口罩事件,還封陳時中為「鐵人大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磐石艦確診者驗嘸抗體抽血流程要改了! 全台「3陰轉陽」驚見已4例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磐石艦昨晚解除隔離最後一刻再爆最新確診者,且出現血清抗體檢測沒有抗體的現象,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5)日出面解釋,這一次在磐石艦上,確實發現有些確診者抗體檢測為陰性,將來會針對個案在急性期、2周後各抽一次血,比較血清抗體...
閱讀詳情 »【有影】擴大紓困怎領「算錯了!」 陳時中急了數度進出記者室教數學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親自宣布紓困擴大,包括「有工作無加保者」及「實際從事農漁生產工作者」,通通排富後發放1萬元,但計算公式似乎太複雜?深怕弱勢民眾聽不懂,領不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化身「陳老師」,不但在記者會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