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中西醫併行治中風 降低6成復發率

研究:中西醫併行治中風 降低6成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日一篇登載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中的「針灸可治療中風」一文,是此期刊創刊以來的第一篇中醫論文,文中指出,若是中風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將來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約可減少6成!
對此,台南醫院中醫科鄧佳明醫師表示,因中風是屬於腦部血管的病變,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四肢無力、軀幹偏癱、口齒不清晰、眼歪嘴斜等,鄧佳明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治療多以西醫為主,待患者的生命徵象穩定後,就可加入中醫針灸治療,可改善中風所帶來的後遺症,促進感覺神經的恢復。
中西醫治療中風 可降低再次罹病機率
有部分的中風患者會有食慾不振、便祕與腹脹氣等腸胃症狀,也可靠中藥來治療、緩解症狀。鄧佳明醫師指出,根據論文研究表示,中風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將來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約可減少六成。
針灸刺激穴道 通則不痛
中醫治療除了服用中藥之外,也可利用針灸來刺激人體經絡的穴道。鄧佳明醫師解釋,經絡在中醫認為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針灸穴位有雙向調節功能,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又可疏通氣血與調和陰陽,使五臟六腑功能正常運作,提升人體自我調節的能力,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而且,氣血循環不良,不通則痛,利用針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旦通了,則不痛。
針灸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近代研究顯示,針灸可以刺激人體分泌腦內啡,有效緩解疼痛。雖然在解剖學上找不到穴位的實質結構,但循經取穴透過針灸來治療疾病確實有一定效果;早在1970年代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開始研究「針灸療效」,在90年代後期,提出64種針灸適應症,更在2010年將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可見針灸被國際所重視。
但醫師提醒,中風患者利用針灸治療,可有效改善後遺症,並降低中風再復發率,大部份的中風患者與一般人都可進行針灸療法,但若有凝血功能障礙、懷孕婦女與低血糖,或畏針等患者則不適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5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病人需住院較久的時間,同時也較容易有各種併發症產生,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程正鑫表示,透過「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可以減少術後的疼痛及臥床時間,因為傷口小更能減少各項併發症出現之風險。 患者新選擇 微創脊椎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是目前國內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炎炎夏日已至,近來醫院門診紛紛出現尋求解決汗臭、體味困擾的民眾。其中多汗症常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的困擾,影響正常社交及工作。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指出以非侵入性方式的「微波熱能腋下除汗術」用微波能量破壞汗腺,安全有效,成為多汗症病人的指定選擇。原發性多汗症是家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兒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造成兒童後天心臟病首要原因,目前公認治療急性川崎病唯一有效藥物,就是大劑量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IVIG)。但有15%的病童因體質特異,退燒效果不佳,而併發冠狀動脈瘤。日前台灣研發出IP-10生物標記具有敏感度與特異性高...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anhuajing,下同) 人們常說,「血管年輕人不老」,只要你肯花時間、精力,好好保養自己的血管,讓血管健康不是夢。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印像中,如果出現腿腳麻木、發冷、疼痛、行走不便等,是因為缺鈣或骨質增生,只要多補鈣就能解。 其實臨床觀察發現,很多「腿痛」的中老年人並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